近年來,“背詩免門票”活動在眾多景區廣泛開展。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花樣翻新,推出了高難度玩法——背誦《詩詞若干首》中83首詠四川詩詞,便可獲得景區永久免票。消息一出,不少游客躍躍欲試,據報道,成都某高校博士生小陳挑戰成功,成為第31位永久免票者。不單在成都杜甫草堂,廣元劍門關、鎮江北固山、黃岡赤壁等景區也紛紛推出此類活動,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背詩,是每個人讀書時不可或缺的人生記憶。這種創意營銷令人耳目一新,游客的記憶在景區景點被喚醒,從而自發在社交平臺上傳播,并吸引更多人嘗試打卡。通過背詩游景點,游客切身體會到的,是草堂里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民生情懷,是劍門關上李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沖天豪氣,是北固山下辛棄疾“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慷慨悲歌……正是這些吐納山河、氣象萬千的錦繡詩詞,以及那些在潑墨揮毫間演繹的傳奇故事,讓游客對這些名勝古跡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景區有了好家底,“藏在深閨人未識”不行,或是坐等有緣人“慧眼識珠”也不可取,得亮出來。一些景區在類似活動中主動作為,讓游客提前展閱詩篇,于記憶與吟誦間增進對景區歷史人文的了解,在攀山、臨江、憑欄遠眺的過程中經歷詩心古韻的洗禮,著實是一件好事、美事。
當下,文旅融合向縱深發展,“背詩免門票”的方式產生了以小博大的效果。作為一種豐富旅游服務、增進互動體驗的巧妙探索,它讓景區人氣與文氣相得益彰、融為一體。于景區而言,它擦亮了文化品牌、激活了文化味;于游客而言,“背詩免門票”既能享受“知識變現”的自豪感,又可在身臨其境中擁有一場跨越時空、與古人神交的體驗。尤其在社交媒體發達的今天,來景區“背詩”甚至成了不少青年人熱衷的打卡風尚,這種風尚能夠在更廣范圍傳播,將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有裨益。
作為文旅融合的一種有益嘗試,“背詩免門票”的方式還需不斷完善和更新,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發展。人氣高了、流量來了,景區更應提前預判,通過細致入微的服務,衍生出更多特色鮮明、老少咸宜的文旅產品。(李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