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立法聯系點始終敞開大門,歡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立法,共同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之路越走越寬廣。”1月16日,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上,來自獵德街道基層立法聯絡站的省人大代表劉濤,給大家分享了兩個故事——
2024年,在制定《廣東省促進港澳青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創業條例》過程中,一位來自香港的年輕創業者,希望有一本專門教港澳青年在內地創業的政策指導手冊,最終,他的期待成為了條例中的一項條款。同樣,在制定《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過程中,一位科技工作者反映預算問題,條例作出回應,省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投入基礎研究的比例應當不低于三分之一,讓科技研究人員不再擔憂短期經費問題,可以更加專注于長期的研究目標。
基層立法聯系點一頭連著立法機關,一頭連著基層群眾,不僅是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重要工作機制,也為群眾有序參與立法提供了現實有效途徑,被群眾形象地稱為立法的“直通車”。正如兩個故事所生動揭示的,基層群眾的意見和訴求,可以“原汁原味”反饋給立法機關,有益的建議還能體現在法律法規中。2024年,廣東共審議法規、決定24件,通過18件,其中通過各立法聯系點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100多條,讓每一部法律、法規都滿載著民意。
在此過程中,“民意寓于立法,立法順應民意”的實踐理念,也讓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就在身邊、觸手可及。截至目前,廣東已經設立23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和56個基層立法聯系點聯絡單位,包括了在地域、行業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各類單位。省人大不斷拓寬群眾參與立法渠道,打通開門立法、民主立法“最后一公里”,有力證明了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
獵德街道基層立法聯絡站的故事,只是省人大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省域樣板的冰山一角。在全省各地,還密布著很多代表聯絡站、預算工作基層聯系點等,和基層立法聯系點共同構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靜態基層單元。目前全省還擁有3個國家級基層立法聯系點、1.2萬多個網上代表聯絡站、200多個網上基層立法聯系點、34個預算工作基層聯系點,人大代表全天候在線履職成為常態、人大工作線上線下融合發力成為常態、社會公眾有序參與人大工作成為常態,每一個小單元都成為聽民意、匯民聲的重要窗口。
基層群眾的意見是高質量立法的“源頭活水”。經常聽一聽群眾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意見,通過“最小單元”以“小切口”推進“社會大治理”,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今年的《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指出,“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預算工作基層聯系點、代表聯絡站共建共用、融合發展,更好嵌入基層治理體系,發揮好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陣地作用”。在深化代表工作上加力提效,進一步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將更好把基層單元打造成群眾身邊的“民意窗”“連心橋”“直通車”。(王慶峰)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