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兩會正熱。“提振消費”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熱議的高頻詞。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消費”一詞提到32次,“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擺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務首位。
提振消費,同樣是山西的工作重點。
3月6日下午,山西代表團接受中外媒體采訪,常國華代表在回答關于“擴大內需”的提問時說,一年來,我省加力推動深挖消費潛力、豐富消費供給、拓展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持續激發全社會消費活力。2024年僅發放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資金就達48億余元,全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8000億元。
發展向前,消費向暖。當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消費需求也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升級,從“量”向“質”轉變。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消費不振。
如何發力?既要讓民眾口袋“鼓起來”,還要讓民眾對未來有信心。政府工作報告通過以舊換新政策擴圍、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育兒補貼發放等“真金白銀”舉措,直指提振消費的“七寸”。特別是,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激活存量市場的同時,又給予消費者“真香”的優惠,更是推動綠色消費升級。
更深層次看,惠民生和促消費“十指相扣”,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一攬子“民生紅包”,推動增長收入、提振消費、改善民生同頻共振。
具體到山西,各行各業都要乘著兩會的東風行動起來。擴內需促消費,落實穩崗返還、稅收優惠、擔保貸款、就業補貼等政策,讓群眾“能消費”;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擴大覆蓋范圍、提高補貼標準、簡化申領流程,讓群眾“愿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讓群眾“樂消費”;進一步完善質量標準、信用約束、綜合治理、消費維權等制度,暢通消費維權渠道強化權益保障,讓群眾“敢消費”。
消費是“落一子滿盤活”的大棋。只有下好這盤棋,才能推動經濟“馬車”奔騰向前,為高質量發展匯聚更加澎湃的動能和強大的底氣。
鄭娜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