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一些地方和單位在創優活動中陷入誤區。他們熱衷于打造光鮮亮麗的外在形象,通過精編材料、粉飾數據來獲取光鮮的示范牌子,卻忽視實際成效與群眾需求。這種“表面功”看似創優成功,實則問題叢生,浪費資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政府的各項工作,包括創優,其根本目的應是服務人民。唯有深入基層、真抓實干,把精力放在夯實基礎、提升內涵上,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創優不是為了好看的政績單,而是要讓工作經得起時間和群眾檢驗,只有這樣,創優才能回歸其為民服務的初心,真正為民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與好處。(高姍 文/圖)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