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五臺縣積極推進扶貧新區黨組織建設,引領新區各項工作規范化運行。
突出基層黨建“關鍵點”,實現扶貧新區治理之根。今年5月,五臺縣東雷鄉五臺扶貧新區黨委成立,共轉入黨員136名,下設6個安置區黨支部,并配齊了黨組織負責人。針對安置區人口多、來源廣、管理難等特點,結合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積極選派省人大代表、大學畢業生、公益人員等為社區服務,選舉產生了居委會班子成員,聘任了13名樓長,實行社區黨委——黨支部——黨小組——網格長——樓長五級治理體系,各樓長隨時了解和掌握各樓的居民信息,負責維護治安穩定,全力配合居委會和物業公司的各項工作,真正做到了上情下達、下情上報,信息暢通,為搬遷戶盡快融入新生活提供服務。定期組織開展黨群活動,實現了搬遷群眾辦事有地方、議事有組織、糾紛有人管、困難有人幫。
瞄準基礎設施“切入點”,辦好扶貧新區群眾之家。五臺扶貧新區黨委綜合服務中心大樓設置社區便民服務大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黨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聯絡點、居民議事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勞動就業服務站(退役軍人服務站)、法律服務室(居民調解室、心理咨詢室)、鄉鎮服務工作站、志愿者服務站(青年、婦女之家)、文體活動室、圖書室(電子閱覽室)、物業客服中心、中國郵政等便民服務功能區,統籌解決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產業就業、政策落實、戶口管理、就醫上學等問題。
緊盯產業就業“創新點”,搭建扶貧新區民生之源。五臺扶貧新區黨委始終把產業就業作為保障搬遷群眾生計的關鍵舉措。在扶貧新區安置區附近配套建設扶貧車間和扶貧產業園區,發展種植養殖、服裝加工業等就業容量大的產業項目,保障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在扶貧新區安置區新建扶貧車間1個,占地面積15畝,安置貧困勞動力300余人。在安置區周邊積極布局和培育城園豐農機制造有限公司、科豐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三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西雷苗圃基地、西雷莘茂養殖場等5個規模園區,輻射帶動整個扶貧新區貧困戶就業增收,確保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就近就業,以就業解決搬遷戶的長遠生計,確保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楊軍偉)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