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機關事業單位年輕干部到村任職的意義重大,既是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需要,又是青年干部成長的需要。代縣三舉措激發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到村工作活力,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核心引領作用,有效推進農村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聚焦短板,加強學習,打好“自身鐵”。機關事業單位年輕干部到村任職后,面對工作中的問題和自身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以便更好地開展工作。一是理論武裝及時跟進,督促到村任職干部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二是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微量學習”,依托“學習強國”“三晉先鋒”“代縣黨建”等新媒體平臺,學習政策理論和各類專業知識。三是說好“口頭話”。到村任職干部在吃透政策的基礎上,再將“書面語”轉化為“口頭話”,讓群眾聽得懂政策,真正把話說到群眾的心坎里。
履職盡責,強化擔當,當好“領頭雁”。到村任職干部積極擔起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光榮使命,在農村勇挑重擔,積極作為。以嚴以律己、作風扎實、工作務實、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精神,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致富奔小康奉獻青春、貢獻力量,努力做到駐好一個村、帶動一個片。一是科學制定年度工作目標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結合本村優勢,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引導和依靠農民選準致富項目,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格局,結合農村“三資”管理,不斷拓寬村集體增收的渠道,促進農民、集體“雙增收”。二是充分發揮農村與派出部門的橋梁紐帶作用,借助派出部門在資金、項目、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與派駐村有機銜接,開展結對幫扶,幫助農村辦實事、解難題。三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嚴格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兩學一做”等一系列黨的學習活動,做到思想通、觀念新、事業興。
注重激勵,加強管理,激發“戰斗力”。代縣縣委組織部堅持從嚴要求、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強化制度約束,逐步形成常態化的工作機制。由村黨支部書記具體負責選派干部的考勤工作,縣委組織部和鄉鎮黨委結合各級職責任務,建立督促干部履職盡責的日常管理機制。同時,堅決貫徹落實相關政策要求,加大對農村基層的支持力度,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為開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各鄉鎮按照選派村黨組織書記相關政策、村集體經濟增長獎勵機制等研究確定選派村黨組織書記考核獎勵標準及發放辦法。加大生活保障力度,選派干部任職期間每人每天發放伙食補助費和交通補助費;鄉鎮負責為選派干部辦理任職期間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定期開展體檢,加大選派到村任職的機關事業單位干部的待遇保障力度。對任職期間工作優秀、成績突出的選派干部,任職期滿后可優先推薦為“兩代表一委員”。(劉 帥)
(責任編輯: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