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紀念建軍93周年,8月1日,陽光公益團隊響應市、區文明辦倡議,來到忻府區紫巖鄉東南宋村慰問革命老兵劉貴年老人,向老人致以節日的問候并送上慰問品,并借此機會向所有的現役、退役軍人致敬。
據了解,劉貴年老人生于1930年9月5日,今年90歲,中共黨員,系忻府區紫巖鄉東南宋村人。2019年經忻府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推薦,入選為忻州市唯一、全省三位之一的在鄉老復員軍人代表,榮幸地參加了國慶70周年大閱兵“英模老軍人方陣”,該方陣僅有三十人。這不僅是我省,也是忻州市忻府區2萬多名退役軍人的光榮和驕傲。
劉貴年老人小時候為地主放過牛、拾過柴禾,受到剝削壓迫,十分痛恨萬惡的舊社會。1947年,正好17歲的他積極報名參加了游擊隊忻東支隊。1948年,他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奔赴炮火紛飛的戰場,做過擔架員、通訊員、戰斗員,跟隨大部隊英勇殺敵、南征北戰。劉貴年老人還參加過解放忻州、解放太原、解放大西北的戰役,并獲得了多枚各地解放紀念章,經受了革命戰爭的考驗。
朝鮮戰爭爆發后,劉貴年同志積極響應黨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被編入一軍一師炮兵團,任師部楊到春政委的警衛員。在朝鮮戰場上,他經歷了炮火的沖擊,目睹了戰爭的慘烈,見證了戰友間的友誼與人間的悲歡。1952年2月,他在前線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于他作戰英勇并多次成功保衛了首長安全,獲得了抗美援朝紀念章、和平鴿紀念章和三枚三等功軍功章。
復員離開部隊時,部隊要為他轉業安排工作,但他認為自己沒有文化不忍心為國家增添負擔,毅然回到家鄉從事農村生產勞動。他回到農村,始終保持革命軍人本色,1962年當選為本村生產大隊大隊長,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農業合作社和各項工作進程中,他繼續發揚革命軍人優良傳統,嚴于律己,甘于清貧,不怕苦不怕累,帶領全村人民艱苦奮斗發展農業生產。多年來,劉貴年老人不僅嚴格要求自己,而且同樣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不搞特殊化,讓他們勤奮工作,不給組織添麻煩。他經常利用閑暇時間,把自己參加革命斗爭的經歷向家人講述,讓自己的兒女們時刻忠誠于黨忠誠于國家,牢記黨的使命,服務人民,服務社會,聽黨的話跟黨走。
慰問之中,劉貴年老人給全體志愿者零距離上了一堂生動的中國革命史教育課,講述了自己的戰斗經歷,所有人深受震撼。志愿者們深刻地認識到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對革命前輩的奉獻精神有了更深層的理解,他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人”,值得所有人銘記,有了他們,才有現在的國泰民安,繁榮昌盛。志愿者們紛紛表示,要以劉貴年老人等革命前輩為榜樣,向他們學習,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喬龍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