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王志勇出生于繁峙縣南關村,2011年,他放棄國企工作機會,毅然投身于村基層“兩委”工作中,一干就是12年,現任南關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將最好的青春灑在了這片他所熱愛的土地上。他生動踐行了生于南關、長于南關、奉獻南關的初心,成為建設家鄉的中堅力量。
和大多數留在城市的大學生不同,王志勇從很早開始,就夢想在農村這片土地上建功立業,他對家鄉感情深厚,對腳下這片土地滿懷熱情。村民們說起他,都要豎一豎大拇指:“這娃可不賴,為我們辦事盡心盡力,我們都拿他當自己家的娃兒。”
深耕基層 青春無悔
初回南關村,王志勇也面臨許多問題,不少老人從小看著他長大,總拿他當小孩子,不論宣傳政策還是開展活動,都得不到積極響應,他卻絲毫不氣餒,用自己的行動向所有人證明,他回村,就是為村民干實事的。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從最開始的入戶走訪,到為每一戶村民建立臺賬,幫助村民想辦法拿對策,實現收入增加,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一個年輕人幫扶村民的無私行動。
問起村里的情況,王志勇像刻在腦子里一樣脫口而出:“全村現有1352戶,3379人。”說起每家情況他如數家珍,誰家小孩還在上學,誰家老人上個月去世,誰家因病致貧,誰家沒有勞動力……近3年來,王志勇已經組織村民參加勞動技能培訓共計200余人次,提供就業崗位50余人,村集體經濟收入80余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8600元。12年的青春,他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初心,也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勇擔重任 矢志不渝
不論是縣人大代表,還是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志勇說,哪個身份都是人民群眾對我的信任,“我要履行好職責,盡心盡力為老百姓辦好事,全心全意為老百姓謀幸福”。為此,他一直牢記初心,狠抓實干,扎根振興鄉村的事業中。
自2021年“一肩挑”以來,王志勇建好《書記日志》,常態化入戶走訪,記錄村情民事,把防返貧監測幫扶、“三保障”成果鞏固、產業就業幫扶、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等重點任務緊緊抓在手上;建立“兩委”干部輪流值班值守制度,保證村干部不離村,群眾有事隨叫隨到;組建10人青年黨員先鋒隊,規范、嚴肅開展“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
在列為繁城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試點村后,王志勇摸清家底,大力推進“清化收”工作,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以上,較上年增長400%。
從王志勇到村起,村里的土路就一直記掛在他的心里。2022年,在他的積極帶領下,南關村花費8萬元鋪設瀝青道路2公里,新修了一座豐收橋,新擴灌溉渠1公里。村內還新設立了4個公交站牌,打通了通村最后一步,方便了村民進出。除此之外,他還在村委建立1所圖書室,為村民們提供閱讀的場所。暑假期間,在南關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了“心理咨詢”活動,同時設立“5000元助學金”機制并落地。
開花結果 砥礪前行
經過辛勤耕耘,王志勇的付出取得了不小的回報,南關村先后被授予“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歷年來共獲得國家級榮譽5項、省級榮譽15項、市級榮譽19項、縣級榮譽40項。2022年,山西省新聞網、良友天下網報道了南關村在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事跡;《支部建設》報道了南關村在“清化收”工作中的突出成績。南關村巾幗舞蹈隊在全縣比賽中作為唯一一支農村隊伍,榮獲二等獎。
王志勇本人則于2018年獲“繁峙縣五一勞動獎章”;撰寫的《突出支部引領,抓實鄉村治理》被刊登在《采風中國》雜志上;2022年獲“山西鄉村愛心大使”稱號。
但王志勇的腳步沒有停止,在他們心中這些榮譽比不上老鄉一句夸獎的話,“只要能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我的夢想就實現了。”他笑著說。
正因為有了像王志勇這樣千千萬萬個青年,“鄉村振興”才不是一句空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當下和未來。(記者 田靜)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