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進行高空作業。
“守護萬家燈火,是我一生踐行的承諾。”在輸電運檢崗位上,他十六年如一日,穿梭于崇山峻嶺,足跡踏遍轄區2千余公里。在高空、高壓的“舞臺”上,他埋頭苦干,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完成了從普通電工到精湛工匠的蛻變,成為一名出色的“光明守護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就是國網忻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張杰。
2000年,張杰退伍后來到國網忻州供電公司,當了一名輸電線路帶電檢修工。帶電作業難度大、風險高,對身體、技術和心理等方面要求很高。檢修工每次都要穿上厚厚的屏蔽服,背上幾公斤重的工具包,爬上軟梯到達7層樓高的地方進行作業。剛參加工作時,張杰自知經驗不足,只要有去檢修現場的機會,他就爭著去、搶著干,憑著肯鉆研、不服輸的精神,張杰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上班第9個年頭,張杰第一次參加行業技能比賽。在國網忻州供電公司帶電技術比武中,他不僅取得個人第一名的好成績,還和隊友共同取得了團體第一名的成績。在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組織的帶電技術比武中,他連續三屆獲得團體前三名、個人前六名的成績。憑借過硬的技能素質,張杰成為帶電班班長。2009年,向神池義井變電站供電的220千伏萬義線3號塔—4號塔間導線出現斷股情況,嚴重影響轄區人民生產生活。面對這一險情,張杰帶領班組人員迅速趕赴現場。該故障點距地面有40多米高,由于陣風強、檔距大,別說處理故障,爬軟梯登高都比平時困難。此時,張杰第一個換上工作服,爬上軟梯,經過多次嘗試,最終順利完成維修任務。
干的活兒越多,經驗越豐富,嚴謹的張杰對操作工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到螺帽的改造、大到工器具革新。一次,一名青年職工攀登砼桿時,發現腳扣總往下掉。對此,張杰將一雙舊旱冰鞋后側的配件和牛皮輔件安裝在腳扣上,一個前蹬后掛式腳扣就做好了。這雙帶鎖扣的腳扣經過多次試驗避免了因腳扣脫落造成的高處墜落風險。2020年9月,該項成果獲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會頒發的優秀成果交流活動二等獎。現在,以張杰為帶頭人的“張杰職工創新工作室”吸引了一批有想法、有干勁的年輕人加入,小小工作室釋放出創新“大能量”。
參加工作以來,張杰取得了創新成果30余項,獲國家授權專利20余項,1項成果獲第47屆國際質量管理小組會議金獎,代表中國在國際質量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6項成果獲全國電力行業優秀QC成果一、二、三等獎;5項成果獲山西省“五小”成果二、三等獎;3項成果獲山西省電力行業優秀QC成果特等獎;6項成果獲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二、三等獎。他先后獲得山西省“新時代最美勞動者”“三晉英才”“三晉工匠”提名獎、首屆“忻州工匠”“忻州市勞動模范”“忻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優秀共產黨員”“青年崗位能手標兵”等榮譽稱號。2023年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張杰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獲得了許多榮譽,平凡的他在精益求精中走出一條不平凡的路。“做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時代工匠,是我一生所求。只要腳踏實地、立足本職、刻苦鉆研,就一定會成為最好的自己。”張杰說。(記者 王陽)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