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張旭峰
道德的陽光,溫潤人間;文明的雨露,滋潤社會。
張旭峰,小名叫張亮孩,保德縣東關鎮人,在過去的歲月里,張旭峰6次參加火海救災,先后40多次跳進黃河救人,救起溺水者19人,成功救活13人。2021年11月5日,他榮獲第八屆“見義勇為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過去縣里有句話叫“失火找消防,落水喊亮孩”,幾乎成為人們的口頭禪。 黃河從保德縣城邊流過,每年都會有人不幸落水。他第一次下水救人,是1968年陰歷四月初八,那天正好是他14歲生日。當地諺語說:“四月十八搶頭水,英雄好漢聚成堆”。可見那時的天氣已比較炎熱。當時他和一群小伙伴在黃河燕溝子水灣游泳,突然有人喊:“亮孩,建軍不見了。”張旭峰馬上意識到他的小伙伴可能溺水了,就向小伙伴剛才的位置游去,潛水摸人。摸到了小伙伴,張旭峰就被他牢牢拽住,這是人在落水時的求生本能。無奈,張旭峰潛到水底才掙脫開,勉強游回到岸上,恢復體力。緩了一會后,他再次跳了進去,鉆到建軍身下,用頭頂、用肩膀推,讓自己的身體成為一架“水下人梯”,拼盡全力,硬是把半昏迷的建軍推到了岸邊,最終建軍得救了。
最危險的一次是1983年在冰河救人。一名陜西省府谷縣的工人不慎落水,當時張旭峰正送兒子到康家灘他的奶媽家,聽到有人喊“亮孩救人,有人掉黃河了”,他丟下孩子,就跳入黃河奮力朝落水者方向游去。抓住落水工人時,工人已經昏迷,張旭峰抱著他往下游浮了5里多地,才勉強停住。
后來,落水者被送往醫院,經搶救,第二天才醒過來,脫離了生命危險。張旭峰為此大病一場,從此落下怕冷的病根。
生命不息,救人不停。張旭峰說,哪怕他80歲、90歲了,只要還活著,只要有人需要他救助,他仍然會義無反顧,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侯東昇)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