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時節,新觀念作家、雙語書法家一爾,送給筆者一件珍貴的書法藝術禮品:一副銅版紙、黑金墨手書的大紅春聯和一個大楷“福”字雙語掛歷,外面有“一爾大楷研發中心”的精美包裝。仔細端祥,一股濃濃文化味撲面而來,真是太精美了。
一爾,本名賈官鎖。1980年他在原平稅務局工作時,緣于愛好新聞寫作,再加上我倆同為神山賈氏后裔的宗親情,就成為要好的忘年交。后來一爾到忻州稅務局工作后,撰寫了一系列新觀念主題的文章,再后來又在雙語書法和手書春聯領域里,探尋文化,研習耕耘,創業有成。
![](/__local/4/B9/48/43136B7F1C46FFB7003C62CFB03_6980EECA_1676B.jpg)
成都大運會期間一爾(中)的書法作品被地鐵志愿者服務站收藏
文章引領新觀念
一爾從小就愛寫日記,參加工作后經常在新聞與公文寫作中出彩,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他努力實現“讀萬卷書、走萬里路、與萬人談、聯萬網站”的目標,特別專注新觀念的研習交流寫作,時有文稿見諸報端。他在上網博學、旅游尋學與攀談走訪中,從中科院院士、美籍華人作家、高校教授、勞動模范、企業家身上汲取養分,寫出了一系列“新觀念”的文章。同時輾轉奔走于雜志編輯部、出版社,接受指導。
苦苦跋涉終于迎來曙光。他的一篇篇文章屢屢見諸報端,《愚公不移山,搬家路更寬》《打井不忘吃水人》《三天認真打魚,兩天快樂曬網》《眾力更生》《性格也要與時俱進》等這些新觀念文章,在高校大學生中有一定影響力。
他寫的《人多不一定力量大》被選入《思想理論動態參閱》和《人民日報·海外版》。他的第一本新觀念著作《生存新概念》,先后在一些報刊上連載。他的第二本新觀念著作《新觀念闖天下》入選“百冊哲學類圖書推薦”,漫畫家王林先生為此書精心配上了80幅漫畫。
書法首創“雙語風”
從小就喜歡楷書的一爾,20多年前搭乘兒子在英國劍橋大學讀書的“順車”,赴英旅學、研習英語。他創新英語詞匯記憶法,2015年還在忻州師院、師院附中、忻州十中和周邊縣市的10多所學校進行英語詞匯記憶講座。后來又獨具匠心、精心學練,將中英文同書共寫,他的雙語書法走出了一條中西文化融合發展的路子。
一爾起早貪黑地練習雙語書法,他以簡體大楷為主,配合毛筆書寫英文字母,在書寫過程中融入王羲之的“鵝勾”與顏體的“燕尾”,使作品呈現出俏麗秀氣的模樣,做到了二者相映生輝。他趕赴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以及第19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在這些大型活動中,獻上雙語書法作品表示祝賀,并被各類組委會收藏。在李白紀念館、杜甫草堂以及郭沫若、茅盾、梅蘭芳、宋慶齡等紀念地(館),都留下了他學習交流的足跡,他也將捐贈的雙語書法作品留在了這些地方和許多大城市的博物館。
近年來,一爾的1800多幅雙語書法作品,還先后成為日本、英國、美國、朝鮮、越南、加拿大、烏茲別克斯坦等50多個國家相關博物館的收藏品。
春聯獨特呈美色
最有年味的一首古詩,莫過于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而一爾寫春聯,也有其獨特的一面:以顏體為主,兼融柳歐,字跡端莊大氣,黑金墨汁濃度適中,字跡顯得又黑又亮,精美飄逸,彰顯出祥和喜慶的年節氛圍。一爾介紹說,這種手書春聯貴在精益求精,他一般是上午寫一副,下午寫一副,可見其認真程度。
他還手書雙語大“福”字掛歷,彰顯出中西文化的融合。
作為志愿者,一爾還常常走進企業、學校、農村,或開展雙語書法講座,或捐贈特色書法藝術作品,或書寫楹聯條幅,或文化賦能,助力鄉村振興。他首創的毛筆英語鳥篆被譽為“中華文化的一種普及方式”。
一爾以新時代作家、書法家的大愛情懷,耕耘出一片文化新天地。 (賈宣生)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