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晨陽手把手教村民制作藥香珠
五臺山腳下,一個由到村工作大學生牽頭的藥香珠手工合作社嶄露頭角,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走進五臺縣門限石鄉狐峪口村藥香珠加工合作社,撲面而來的濃郁香味,令人情不自禁地想來個深呼吸。幾個工人正忙著將剛剛擠壓成型、如面條般柔軟的一根根棕色藥香切割分段,在手掌中搓出香珠的形狀。四周排列的木架上分層擺放了托盤,盛滿了已經晾干的形態各異的藥香珠。
1995年出生的杜晨陽,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2022年來到狐峪口村。剛進村時,專業不對口、缺乏社會實踐、村里百姓的質疑等令他煩惱。但不服輸的他默默下定決心,要為鄉親們做點事情。于是,一個想法便在他腦海中出現了。
很多到五臺山風景區旅游的外地游客會買六道木、九道木做成的珠串留作紀念,而這些珠串銷售火爆的原因,很大程度因為珠串自帶的木香有安心定神、舒緩心情的功效。杜晨陽意識到五臺縣中藥資源豐富,既然很多中藥都有香味,為什么不混起來做一款香珠試試呢?
他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發現藥香珠具有清香熏心、凈化心靈的作用,被用于佛教儀式和修行。同時,藥香珠在中醫藥領域被用于調理氣血、舒緩情緒、保健養生。
經過翻閱資料、多次實驗,他終于做成了第一串藥香珠。“呀!這個珠子真好聞,我想買一串。”這是村民第一次接觸到藥香珠后的反應。杜晨陽忐忑的心,終于放平了。
杜晨陽和村黨支部書記迅速挨家挨戶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為成立手工合作社做準備。同時,他和村干部一起加班加點制作了第一批藥香珠,投放到了五臺山風景區。當時正值旅游旺季,藥香珠馬上被搶購一空。當這個好消息傳回村里,來村委會要求參加合作社的村民絡繹不絕。幾經努力,合作社終于成立了。
合作社成立初始,村民們對操作工序不熟練。于是杜晨陽干脆在合作社里開設了“小課堂”,邊教邊做,很快村里就多了一批“能工巧匠”。
在杜晨陽的帶領下,藥香珠實體店銷售火爆。他還充分利用網購平臺和直播帶貨來增加藥香珠知名度,并依托五臺縣綜合館這一縣級展銷平臺,推廣銷售。合作社還與當地民宿合作,開展藥香珠體驗活動;開發藥香珠系列文旅產品……
合作社成立以來,不僅為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還為脫貧戶提供了就業崗位。 (本報通訊員)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