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富德指導學生訓練
“99.75分,打破了山西體育高考總成績歷史紀錄!”
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體育專業考試剛剛結束,我市實驗中學的學生于自強創造了歷史。得知成績,于自強興奮不已,徑直跑向恩師齊富德,想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訴他。
而此時,在跑道的另一端,望著學生奔跑而來的身影,齊富德有一瞬失神。他回想起在1988年第六屆山西省大學生運動會的跑道上,18歲的自己也曾這樣奔跑。
那次大賽中,齊富德代表山西大學獲得了5000米項目銀牌和10000米項目銅牌。因為成績出眾,那一年他作為體育專業優秀畢業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發言。歲月磨洗,關于發言的具體內容齊富德已記不真切,但有一句話他卻踐行至今——我熱愛跑步,也喜歡做教師。我愿意做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絕不改行。
齊富德沒有食言。畢業后他回到了母校定襄中學,如愿成為一名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奔跑在操場晨光與日暮中。
這一跑就是將近40年。
“小齊教學有一套”
“小齊教學有一套。”參加工作不久,學校當時的體育組長梁圣桐就覺得這個省城來的大學生不一般。梁圣桐發現,齊富德經常帶著一個大厚本子,一有空就在上面寫寫畫畫。他很好奇,湊上去看,見本上用紅藍兩色筆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跑步訓練方法,有的方法連他這個老教師也聞所未聞。“這都是我大學訓練時的筆記。”齊富德解釋道,但他沒有告訴梁圣桐,像這樣的本子他還有5大本。梁圣桐嘴上沒說什么,心里卻對這個皮膚黝黑的小伙子刮目相看。不久之后,他就把學校田徑隊的訓練工作交給了齊富德。
當時學校田徑訓練的思路是科學管理,嚴格訓練。齊富德覺得這種提法有些欠妥,他認為體育訓練是一門科學,單靠嚴格沒有用,不講科學的嚴格訓練反而可能增加學生受傷的風險。于是,他提出新的訓練思路——科學訓練,嚴格管理。一詞之變背后蘊藏的是體育理念的進步。
齊富德的厚本子有了用武之地。對于跑步項目來說,速度是生命、耐力是基礎、力量是保障,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力量,齊富德設計了一整套系統的力量訓練方案。比如,為了提高學生踝關節力量,他設計了自然草甸訓練法。從表面上看自然草甸一馬平川,但如茵碧草之下的地面坑洼不平,長期在草甸進行訓練能夠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他將這套訓練方法命名為“結構訓練法”,通過科學的動作設計,刺激、調動更多的肌肉群參與到訓練中,這樣訓練出的肌肉纖維既有力量,有助于增強爆發力,又不使肌肉過分增粗影響奔跑速度。
為了幫助學生調整跑步節奏,齊富德對某個進行曲的速度進行了調整,在訓練時讓學生跟隨音樂的節奏跑。這就是齊富德的“武林秘籍”之一——音樂訓練法。
除此之外,齊富德還將中醫文化引入到訓練中。比如,訓練結束后通過倒立調整呼吸和血液循環,從而增強心肺功能;為了讓學生克服比賽前的緊張情緒,齊富德教給學生“閉目震耳”——閉上眼睛,用雙掌叩擊雙耳,這樣做能夠迅速集中注意力,忽略外在干擾,從而克服焦慮、穩定情緒。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日子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高強度的訓練之后美妙的‘泡腳時光’。”從初中起就一直跟隨齊富德訓練的張燕對那段時光記憶猶新,“齊老師用他自制的中藥湯劑為我們泡腳,一邊泡一邊為我們詳細分析世界知名運動員的動作技術。”有賴于科學的訓練方法,張燕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體育大學,如今早已成家立業、事業有成的她認為齊富德是“對自己人生影響最深刻的人”。
循著科學訓練、嚴格管理的思路,學校田徑隊的成績節節攀升。1990年,山西省舉辦全省36所重點中學田徑比賽,參賽學生都是各學校的體育精英。齊富德帶領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定襄中學田徑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那一年準備退休的梁圣桐向校領導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讓小齊擔任體育組長”。就這樣,齊富德成了學校最年輕的體育組長。
在定襄中學執教的9年里,齊富德幫助63名學生考取了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學校的體育專業,是學校在之前40年里考取體育院校學生總人數的3倍。
比身教更有力量的是愛
1999年,齊富德受邀到剛剛成立的忻州市實驗中學校任教。學校給他的任務是幫助這所體育特色校“進化”為體育強校。
2024年,學校操場100多米長的宣傳墻上貼滿了學生的喜報——“張照彤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周靜敏被北京師范大學錄取”“邢洪瑞被蘇州大學錄取”……頗有幾分“俊采星馳”的味道。
對于喜報上的每一名學生,齊富德都如數家珍。“張照彤,這是我‘撿’回來的寶貝。”望著喜報上那個笑容明媚的女生,齊富德的思緒又回到了那個陽光如笑容般明媚的周六上午。
那天齊富德應邀出席當地一所學校的運動會,跑道上一個瘦小的女生引起他的注意。憑借多年田徑訓練的經驗,他篤定這個女生的運動天賦不可多得。
“小姑娘跑得不錯,愿意跟我一起練體育嗎?”當時齊富德的這句話把正在悶頭跑步的張照彤嚇了一跳,不知所措的她一溜煙跑回了教室。當天下午,齊富德就騎著自行車到張照彤家進行家訪。了解了齊富德的來意,張照彤的父母顧慮重重——擔心體育訓練太苦、孩子太累,也擔心出不了成績還耽誤了女兒的學業。但齊富德不想眼看著一顆珍珠蒙塵,他語重心長地對張照彤說:“你是一個有天賦的孩子,只要努力,一定能在體育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最終,齊富德用誠意打動了張照彤和她的父母。也是從那天起,張照彤就再沒睡過一個懶覺。
談起那段日子,張照彤印象最深的是“每一天齊老師都比自己先到操場”。“我好奇齊老師為何總是第一個站在操場上等待我們訓練,于是我決定提前到達操場一探究竟。當我早晨5點半來到操場時,齊老師已經站在那里了。第二天我5點到操場,他依舊站在那里。第三天,我4點就來到了操場,本以為能比齊老師更早,卻沒想到我們幾乎同時踏入跑道。那一刻,我明白了齊老師的良苦用心和堅定信念。他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成功沒有捷徑,只有堅持不懈努力才能走得更遠。”張照彤說道。
在齊富德的指導下,張照彤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體育大學。20年過去了,如今的張照彤也成為一名體育教師,同樣每天第一個站在操場上,“就像當年齊老師一樣”。這是身教的力量。
對于學生而言,比身教更有力量的是飽含愛的教育。
“齊爸爸”是郝文樂對齊富德的稱呼,因為她從齊富德身上感受到的是“親人的溫暖”。由于患有胃病,初入學校的郝文樂體重不到45公斤。為了給她補充營養,高中三年里齊富德幾乎天天給她熬小米粥、黃豆馓養胃,用自己的工資給她買牛奶、雞蛋和牛肉。兩年后,郝文樂的體重增加到60公斤。力量有了,耐力有了,成績自然也有了。
不久之前,在北京體育大學就讀的郝文樂完成了畢業論文答辯。在論文鳴謝部分她深情地寫道:“我的大學生涯即將畫上句號,我要感謝生命中扶持我的重要老師,是他在7年前就為我的今天做好了示范,我知道自己未來會選擇與他一樣的路。所以,我會以同樣的姿態、帶著同樣的德行和敬業精神走向體育教師的崗位。”
如今,齊富德的學生中有許多人也成了體育教師,其中有7人在畢業后選擇回到市實驗中學校任教。從教14年、已然成為齊富德教學上得力幫手的李鵬飛說:“過去我是齊老師的學生,跟著他學跑步;現在我依然是齊老師的學生,跟著他學如何為師為人;未來我還是齊老師的學生,學他的師道與師德。”
體育是最好的教育
將近40年的教育生涯,齊富德幫助了500多名學生通過體育圓夢大學,不少貧困家庭出身的學生就此改變了命運,一些文化課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也多了一條成人成才的路徑。但在齊富德看來,體育的意義遠不止如此。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盧梭在《愛彌兒》中給出答案:“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齊富德贊同盧梭的觀點。在他眼中,體育不僅能壯筋骨,還能調感情、強意志,可以深刻影響學生的心靈,“體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齊富德曾經做過統計,他的500多名學生中至今沒有一人有犯罪記錄;有300多名學生成家,但無一人離婚。他認為體育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體育的本質是育體修德。在體育訓練中,學生砥礪心性,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穩定克制的情緒控制能力,以及克服困難的方法;在與隊友的相處中,學生學到的更多是相互幫助、相互保護、自我保護的意識,獲得的更多是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在體育鍛煉中,學生養成了終身鍛煉的習慣,收獲的是健康的體魄與運動的快樂。這些收獲都將成為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這才是體育的意義所在。”
如今的齊富德已近花甲之年,當被記者問及退休之后的打算時,他坦言跑了大半輩子,想停下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退休后,齊富德想走進更多小學,傳播科學訓練的方法,發現更多好苗子,培養更多體育人才。
(據《中國教師報》 李 鵬 劉子華)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