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0歲的寇素紅走上了環衛崗位,至今已將近9個年頭。這些年來,她從一名普通環衛工人成長為小組長,從一名普通群眾成長為一名黨員。她對待工作認真、用心、熱情,敢于創新、愛崗敬業、吃苦耐勞,不怕臟、不怕累,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奉獻光與熱,在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受到同事和領導的一致好評,2023年被評為“忻州好人”“山西好人”。
寇素紅同志愛崗敬業,自參加環衛工作以來,她始終如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一輛三輪車、一把掃帚,伴隨著她走街串巷進行清掃、收集垃圾。多年來,她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天早上4點巡查清掃,從來沒有遲到早退過。寇素紅有高度的責任心,總是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舍小家顧大家,忘我工作,默默奉獻,從不講條件、不談報酬。自從擔任忻州市市容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小組長以來,她每一天都是提前到崗,推遲下班,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用心做好所轄區域路段的清掃、保潔工作,平均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10小時。
寇素紅始終堅信: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閃亮名片。工作中她盡職盡責,詮釋著誠信的理念,憑借優異的表現,先后被單位、上級部門評為先進工作者,被表彰獎勵,并于2019年3月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寇素紅始終以誠信為人生信條,工作中能做到拾金不昧、言而有信。她日常負責的路段是云中南路光明街口至云中南路長征東街路段,2022年5月7日清晨,她像往常一樣按時上班,當清掃巡查到云中南路色織廠宿舍門口時,發現有一輛未拔鑰匙且未上鎖的電動車停放在路邊,車頭儲物籃里還放著一部手機。看到這個情況,她就一直守在電動車周邊觀察和等待,由于無法聯系到電動車主人,她一邊注意周邊街道的情況,一邊留神看守電動車和車內的物品。怕電動車主人著急,她還錄下現場視頻發到微信群里,希望群友們能幫忙尋找到電動車主人。在等待近一個小時后,電動車上的手機響了,她接通電話后知道打來電話的正是電動車主人,便在原地等候,直至電動車主人順利取回電動車和車內物品。事后,這位車主為了表達感謝之意,特意到單位送給寇素紅一面寫有“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錦旗。
寇素紅從事環衛工作近9年的時間里,不止一次撿到過貴重物品,但她都能恪守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每次都及時上交、物歸原主。“雖然家里經濟條件不怎么好,但是撿到別人的東西,不管多么貴重,我都會想辦法歸還,不是自己的東西拿了心里也不踏實。”她多次和工友們這樣說。
2020年5月10日清晨,她像往常一樣按時到崗上班,在清掃街道的過程中撿到一個黑色錢包。由于無法聯系到失主,她一邊清掃周邊街道,一邊詢問路人、同事和附近小店主,在經歷三個多小時的等待后失主出現了,順利取回了錢包并當面核對包里的東西一樣不少。為了表達感謝,失主要給寇素紅500元錢,她委婉謝絕。
其實這并不是她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面對從天而降的“餡餅”,她從沒有動心過。當彎腰撿拾錢包時,她總能抵擋住誘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誠實守信”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樁樁、一件件,這樣的事還有很多,比如,上學時間護送孩子們過馬路,有時孩子們丟了書、文具盒甚至紅領巾,只要她撿到,都會想方設法給孩子、家長送達,除此以外,遇到老人過馬路時她也會積極上前護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正是這些平凡又細微的小事,讓人們感受到了美德的可貴,也正是因為她堅守本心,樂于助人,不斷在工作中鍛煉成長,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關注,也在身邊匯聚起了新時代滿滿的正能量。(本報通訊員)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