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忻州人>>正文
一位耄耋老人的家鄉情懷
——原平市子干村退休干部劉天卯二三事
2024年10月16日 11時18分   忻州晚報


華 浩 楊 靜

他家的房屋建造新穎、規劃別致,讓人耳目一新;10條家風家訓寫在院中醒目位置,激勵著后人明大德、守公德、做善人;他奉獻家鄉,自愿出資百萬修復家鄉的生態環境。這位共產黨員的情懷,令人敬佩。他叫劉天卯,82歲,是太重退休老干部、老黨員,是原平市子干鄉子干村人。

“子原居”凸顯“樣板房”風采

在抗日英雄劉子干的故鄉原平子干村,有一處叫子原居的住宅,與眾不同,彰顯特色,它就是劉天卯在家鄉建造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樣板房”。說起這套房子的建造,就引出一段故事。

劉天卯是劉子干的本家侄兒,1942年9月出生。而劉子干卻在當年的11月30日以“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與日本鬼子同歸于盡。劉天卯是聽著劉子干的故事長大的,充滿一腔為國為黨奉獻的熱血,他15歲考入太重技校,19歲參軍,23歲入黨,31歲轉業到太重集團,60歲退休。之后又退而不休,與老友創建了私營企業,一路摸爬滾打,實現了自我價值。但人老思鄉,夢回故里,他想念家鄉的父老、家鄉的山水,毅然決定回鄉養老。無巧不成書,就在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與老友接觸到了省政府相關部門為社會主義新農村設計的樣板房圖紙,他在39套樣板房中選取了一套適合家鄉原平晉北風格的住宅樣本,精心建造起自己在老家的住宅。

這套住宅,居室設計和院落布局都匯聚了鄉村文化的鮮明特點,從灶臺、老炕到傳統的炕圍畫、大躺柜的擺放陳列;從墻壁上書法作品、刺繡的裝飾到整個庭院的設計都具有濃濃的農耕文化、院落文化、紅色文化、家風文化特色,到處充滿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整潔干凈的院子里,架上的南瓜藤條像訓練有素的士兵,規規矩矩地爬滿藤架,營造出一處天然綠蔭地帶,綠蔭下的石桌石凳有序擺放,南瓜架下幾十個黑綠色的南瓜,展示著主人精心耕耘換來的累累果實。還有西紅柿、茄子等各類應季蔬菜和院子里的山楂樹遙相呼應,呈現出一派和諧、熱烈、獨特的農家風味。人們夸獎他的住宅:“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樣板房,青少年家風家訓的教育基地,從城市居民到農村養老的示范戶。”

“嚴家訓”鋪就子孫成才路

劉天卯在人生的路上風雨兼程,已走過了80多年,他時刻牢記著做人做事的家風傳承。小時候,他是聽著父母親淳樸的教誨和抗日英雄劉子干的故事長大的,從讀書、參軍、提干、轉業國企到退休與老友創辦私營企業,再回故鄉建房養老,無論在哪個位置,哪個年齡段,他都不忘初心,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一身正氣,把家風的傳承當作自己神圣的職責。他和老伴劉粉團給后輩兒孫精心制作了10條家訓,讓他們銘記在心,見諸行動。一是善良人之本,學習自身高,厚德是財富,勤勞家事興;二是事非分明,堅守原則,寬以待人,時時省身;三是智慧無量定人生,潔身自好謹慎行;四是百年做好很不易,一時失足難回頭;五是處世要真實真誠透明,讓人能信任理解幫助;六是只有經受艱苦挫折的磨練,才能珍惜點滴進步的歡欣;七是一生求好;八是嚴禁染指毒賭貪;九是做人為先,奮發進取;十是身正走天涯。

家看家,戶看戶,兒孫看的是老前輩。他和老伴在半個多世紀的婚姻家庭生活中,互敬互愛,互幫互讓,以寬厚的心胸,經營著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女、孫輩。2001年,兒子談對象時,把女友帶回家見父母,劉天卯和老伴哪哪都滿意。家規家訓說在前頭,進了劉家,必須做到不賭不騙,本分做人。當時兒子的女朋友,聽著似乎有點別扭,甚至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欣然點頭。20多年過去,劉家的家風家訓,在兒子和兒媳的心底深深扎根。有一年暑假,孫子外孫興致勃勃地從省城太原趕回老家子干村看望二老,進到“子原居”,異口同聲朗誦劉家的10條家訓。劉天卯和老伴在屋里聽到聲音,急忙出來迎接。這兩個孩子以標準的站姿、高亢洪亮的聲音說:“報告爺爺奶奶、姥爺姥娘,劉家家訓背誦完畢。”惹得劉天卯和老伴一陣歡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劉天卯傳承家風家訓,以身作則,并把老家的居所當成家風家訓的德育教育基地,培育兒女孫輩健康成長,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可塑之才。他的閨女、兒子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事業有成,他的孫輩健康成長,成績優良,他的外孫從大連理工大學畢業后,考入太原科技大學讀研深造。兒女孫輩的有所作為,是家風家訓教育的成果,就像南瓜架下那一列列果實一樣,香飄庭院。

老黨員彰顯赤子情懷

別看劉天卯是位82歲的老人,他精神抖擻、神采奕奕,說話鏗鏘有力,走路疾步如飛。如果不知道他的年齡,還以為他剛退休不久,就是這樣一位有著59年黨齡的老黨員、老軍人、老干部,對黨對家鄉對生他養他的這片熱土,心中時刻充滿著感恩,總想用一己之力為家鄉為后代做些有益的事情。

他曾經為軍隊建設、企業發展、社會和諧出力流汗,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1964年在全軍大練兵中,參加北京空軍某部組織的軍事大比武,成為最年輕的指揮員。1987年在完成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中,榮立二等功。1988年后的兩年中,他隨太重被調派到深圳工作,參與了特區建設。1990年為山西省第一條高速公路某路段制作門牌框架,同年被評為太原市老年事業先進工作者。2017年4月,原平市舉辦第九屆梨花詩歌節,分會場設在子干村,他為宣傳原平,自費特邀太原市群眾藝術館、山西省老年大學攝影班、山西大學老年書法協會、太原老年摩托隊等團隊的240人,前來觀光并宣傳,花費6萬元。2022年子干村編寫村史,他捐款3000元。如今,他仍然保持著那么一種情、一份愛,每天的《新聞聯播》《山西新聞聯播》必看,雷打不動,形成習慣。

他為黨奉獻,總想把錢省出來,為社會做些事,為家鄉添些彩。

他想改善家鄉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先輩劉子干,為抗日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劉天卯砥礪前行。他對生他養他的子干這片熱土,飽含深情,他還計劃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積蓄,用于治理家鄉的生態環境,報告已經寫好,正在等待批復。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心愿:把家鄉的傳統油梨通過技術改造、科學培植,打造成新的特色梨產品。他更想讓家鄉的山水和諧美麗,永遠充滿生機。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