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既然我答應了這件事,不管有多忙,我都會擠出時間,盡快辦好。”10月16日,面對辦事居民,孫越峰如是承諾。
2002年大學畢業后,孫越峰當過代課教師、銷售員、業務員,開過飯店、賣過服裝。2019年進入岢嵐縣廣惠園社區工作,現任社區副主任。
“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多年來,這是孫越峰不變的人生信條。2024年,他被評為“岢嵐好人(誠實守信)”。
孫越峰出身于岢嵐縣李家溝鄉水草溝村一個農民家庭。忠厚老實的父親雖言語不多,但對孫越峰有個要求: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不說謊、不失信。
孫越峰上初中的時候,奶奶為了給他做飯,在李家溝村頭借住了兩間窯洞。主人說:“住可以,但要好好維護窯洞。”奶奶轉述的這句話,他一直記在心里。
有一年,臨近雨季,奶奶擔心窯頂滲水,想在窯頂加厚土層。考慮到奶奶年紀大了,他就趁著星期天,先用鐵鍬填實老鼠洞,再扛著袋子往窯頂運土。整整一天時間,他扛了50多袋土。
“咱能住在那兒,本就應該感激人家。把窯洞維護好,自己累點無所謂,起碼讓人家感覺咱是講誠信的。”孫越峰說。
孫越峰所在的廣惠園社區成立于2019年,總人口超過1.4萬人。當時,岢嵐縣所有鄉鎮易地搬遷至此的居民多達1773戶、5029人。
大型社區的特點之一就是事務繁雜,再加上很多村民搬遷到城里之后,生活習慣上一時難以適應,需要社區主動服務的工作就更多。
社區的很多事情并不難處理,只是需要干部多一些耐心、責任心,多花費一些時間。因此,只要是孫越峰能夠辦到的,他都會答應居民。
居民王某年逾八旬,辦理社保認證時遇到困難:行動不便,不能前往社區;子女幫他通過手機APP進行認證,又因老人相貌與證件照片差異較大而無法通過認證。
獲悉此事后,孫越峰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登門認證,可他變換了多個角度,忙了多半個小時也未成功。眼看上班時間快到了,他離開前給老人承諾:“王大爺,您別急,明天中午我再過來。”
第二天中午,孫越峰再次登門,繼續變換角度、調整光線,終于幫助王某通過社保認證。此時,老人有點不好意思:“昨天還以為你是順口說一句就算了,沒想到你真的又來了,還幫我把難題解決了。”
廣惠園社區有些獨居老人的子女回家探親時,拜托孫越峰平時多關照老人。“這對我來說并不難,只要大家有需求,我都答應。能給居民解決的難題就不推脫,答應居民的事情就努力做到。有這樣的方向就不會迷失,有這樣的信念,內心才不會空虛。”孫越峰說。(據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