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星:為弱勢群體撐起法律的藍天 |
2024年12月12日 16時16分 忻州日報 |
“作為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我所做的,就是在法律和受困者之間架起一座堅固的橋梁,讓公平正義暢行無阻。”歲月流轉,轉眼已是高宇星投身法律援助工作的第二十個年頭。二十年的風雨兼程,見證了他從一名初出茅廬的法律援助工作者成長為該領域的資深專家。1982年出生的高宇星現任忻州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在他的帶領下,忻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先后獲得“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山西省工人先鋒號”“全國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其個人先后被評為“忻州市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個人”“忻州市優秀政法干警”“忻州市法律援助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法律援助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援助工作接地氣 服務群眾暖人心 法律援助中心作為司法行政部門設立的正式機構,承擔著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及特定人員提供無償法律服務的重任,確保他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權利。高宇星始終將“接地氣”作為工作的核心,致力于將法律援助服務落到實處,真正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 在業務上,高宇星追求盡善盡美,不遺余力地為每一位受援者爭取最大的權益。2023年6月的一天,一位步履蹣跚的老大娘推開了忻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大門,向高宇星訴說了她的困境。大娘姓張,76歲,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自從老伴離世后,她便獨自居住在鄉下那座老舊的小屋里。近兩年,張大娘的身體每況愈下,然而她的子女們在贍養問題上互相推諉,張大娘的基本生活難以為繼。在了解了張大娘的困境后,高宇星向她詳細解釋了相關法律規定并梳理了她的子女們的經濟狀況,發現盡管他們并不富裕,但完全有能力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考慮到張大娘不愿意通過法律訴訟來解決贍養問題,高宇星決定嘗試通過溝通和調解來解決這一家庭紛爭。他邀請了村干部和張大娘的親戚朋友參與調解,向張大娘的子女們闡述了贍養老人的法律責任和道德義務。經過幾輪耐心細致的溝通和協調,三個子女最終達成了共識,他們同意共同承擔起張大娘的贍養費用,并輪流照顧她的生活起居。高宇星的專業和熱情,為張大娘的家庭帶來了和諧與安寧。 普法宣傳零距離 引領法治入民心 高宇星在積極推進法律援助核心工作的同時,也不忘肩負起普法宣傳教育的重任,無償為人民群眾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引導他們依法維權。 2023年12月,忻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忻州古城北廣場舉辦了“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根治欠薪冬季專項宣傳和志愿服務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一位中年男性老張來到咨詢臺尋求幫助。他是一位來自四川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忻府區某建筑工地辛勤工作了大半年,然而工程結束后,包工頭卻以種種借口拖欠他的工資。老張多次索要無果,生活陷入了困境。高宇星了解老張的情況后,明確告訴他,農民工的工資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用人單位不得無故拖欠。他建議老張首先收集相關證據,包括勞動合同、工資欠條、工作記錄、工友證言等,以便為維權提供堅實的基礎。有了這些證據,老張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提出投訴,要求介入調查,并督促包工頭支付工資。如果勞動監察部門介入后問題仍未解決,老張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隨后,忻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為老張提供了免費的法律援助服務。在援助律師的協助下,老張向勞動監察部門提交了投訴。勞動監察部門迅速行動,對包工頭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并責令其盡快支付拖欠的工資。最終,老張成功拿到了自己應得的勞動報酬,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近年來,高宇星以其優秀的專業能力和深厚的法律素養,為來訪群眾提供了800余人次的法律咨詢服務,審批指派了60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案件勝訴率高達98%。行惠民生之路,辦暖民心之事。在高宇星的引領下,忻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將不斷推進法律援助服務的優化升級,為尋路者搭橋、為弱勢者撐腰,讓法律援助的陽光溫暖更多人民群眾。(記者 常曉蓉) (責任編輯:盧相汀)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