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社會頻道>>社會>>正文
他臥冰爬雪拍攝珍稀野生動物獲贊千萬
“斜杠”大爺60歲學攝影又出名了
2021年10月18日 16時50分   山西新聞網

老萬在拍攝中

老萬鏡頭中的紫貂

近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云南昆明開幕,吸引了大眾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注。昨天又是重陽節,有一位致力拍攝長白山野生動物的大爺,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這位大爺的人生可謂傳奇:46歲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遠赴法國,從洗盤工做起成為了大廚;51歲回國開旅行社,還做了幾年留學中介;58歲開啟攝影夢;60歲他扛起相機去野外拍下紫貂、赤狐等珍稀野生動物;63歲開設抖音賬號,兩年多下來已擁有327萬粉絲,獲贊3700多萬。身背無數“斜杠”的長白山老萬說:“雖然很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名詞新解>>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斜杠”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本文新聞主角老萬年過六旬,故稱“斜杠”大爺。

1 頻繁跨界的“斜杠”大爺 58歲開傳媒公司追夢

老萬本名萬興富,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今年已經65歲。經營過磚廠、種過樹、做過廚師、當過留學中介、開過旅行社,現在身兼攝影師、老板等多重身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斜杠”大爺。沉沉浮浮幾十年,有過“高光時刻”,也陷入過低谷。58歲這一年,他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老萬告訴記者,2014年,他看到一位做攝影師的同學拍攝的照片后,大受震撼,并由此受到啟發,創業開啟自己的攝影夢。說干就干,他開始天天對著電腦研究哪款拍攝設備好、哪款機器性價比高。春節后,他帶著積蓄去了北京中關村,一口氣買了22萬元的設備,斯坦尼康、軌道車……他把這些攝影大家伙全部帶回了吉林,并招了4名年輕人成立了傳媒公司,準備大干一場。

2019年3月,老萬開始運營自己的抖音號。這一年他已經63歲,卻抓住了短視頻噴涌的風口,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便收獲了80萬的粉絲。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氣溫下,他在山中蹲守3天后拍攝到了靈動可愛的野生紫貂,發布4個視頻后賬號“大爆”。其中一個紫貂的視頻收獲了300多萬點贊,系列視頻瀏覽量超2億,賬號一口氣又漲了130萬粉絲。

“勤力”是老萬的人生堅持。他告訴記者,“不僅要勤快,還要有頭腦,在不斷的失敗之中尋找成功。我這個人的性格就是這樣,一旦想做什么事情,就會把它做好。一開始打算做攝影,并沒有什么豪情壯志,只是覺得別人能干的我也能干。萬事開頭難,但只要開始干了,慢慢摸索總能干好。”

2 一年行程可繞地球一圈半 拍的視頻在國外電影節獲獎

剛成立傳媒公司時,老萬對攝影還一竅不通,招來的4名年輕人,唯一接觸過攝影的,是一個做過婚慶的小伙子。技術不行怎么辦?只能硬著頭皮自學。老萬帶著員工一起學習拍攝,各地民俗、美食、舞蹈等都被他的鏡頭記錄下來。從春天拍到冬天,老萬一年行駛里程達五六萬公里——赤道一圈大約4萬公里,老萬每年行程要繞地球將近一圈半。

公司成立的第一年,為了練技術,老萬帶著幾名年輕人去拍舞臺劇。視頻做好后,他把成片免費送給延吉市的各大街道和村鎮。2014年末,老萬一年的辛苦終于有了回報,拍攝的70多場舞臺劇受到了肯定,賺到了第一筆十萬元“巨款”。

第二年春天,老萬又帶著團隊來到了吉林省琿春市,拍攝了五分鐘的短片《生態琿春 候鳥天堂》,這部短片讓當地領導贊不絕口。老萬特意請人配音、做字幕,做了漢語普通話、英語、俄語、韓語、日語五個版本,送到俄羅斯參加2016年俄羅斯濱海國際電影節,被組委會頒發“燈塔獎”,還獲得了在俄羅斯電視臺播放的機會。大會閉幕式上影片放完時,全場掌聲雷動。

一開始,老萬投入了六七十萬元,卻幾乎沒有任何收入。買車、買無人機,讓團隊成員去北京學習操控技術。在航拍還不夠普及的時候,老萬他們就拍攝了《上帝視角看延吉》的航拍宣傳片。最終,片子在延吉、重慶、香港等地展出,為老萬的團隊提升了知名度。后來的時間里,他的團隊拍出了更多的好作品,公司發展越來越紅火,現在每年的總收入已高達五六百萬元。

3 拍攝117個短視頻,吸粉300多萬,獲贊3700萬

60歲這一年,老萬開始正式學習攝影,拍攝虎頭海雕、白鷺等各種野生動物。老萬說:“這是一種樂趣。比如今天拍到好的鏡頭了,拍到更清晰的視頻了,我就有很大的滿足感,這種樂趣讓我一發而不可收拾。”

一開始,老萬一個人前往拍攝。“我一個人開車去,凌晨3點鐘走,開車一個半小時到達琿春。必須在天亮以前趕到,在6:30之前抓住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拍攝。拍完后再開車回來上班,爭取8點鐘之前到公司。”第一年,老萬往返琿春十幾次拍攝野生動物。第二年,他對動物們的習性越來越了解。海雕什么時候來、丹頂鶴什么時候來,已經基本掌握了時間。到了一定時候,他便驅車前往,為了省時間,有時會在那邊一住好幾天。

老萬告訴記者,“秋天到了,林子里樹葉落了,各種鳥和動物都出現了。十月末左右,長白山開始上凍了,我就穿上羊皮大衣、羊皮褲、羊毛鞋,去山里蹲守拍小動物。東北的天氣雖然冷,但只要能拍到滿意的視頻,再冷我們都高興。到了夏天,我反而覺得難受,因為七月到十月樹葉太多,基本什么都拍不到,心里空落落的。”

這樣的拍攝和積累下,他的抖音賬號發布了117個作品,其中“跟拍小貓頭鷹成長過程”已更新到第24集,擁有了1.4億播放量。為了記錄貓頭鷹的成長,他用鏡頭觀察貓頭鷹下蛋、孵化、飛走,通過兩三個月的蹲守拍攝了完整過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合集更新到了第14集,播放量高達3.2億,包括野生紫貂、東北虎、虎頭海雕、榛雞等各種珍稀動物。如今,他的賬號已有327萬粉絲,,獲贊3700萬。

冰天雪地里拍攝野生動物 讓平淡的人生變得“滾燙”

在冰天雪地里拍攝野生動物并不是一件輕松事。在老萬看來,拍攝時掉進冰窟窿都是小事。因為長時間在嚴寒的天氣里拍攝,他患上了足跟痛的毛病,每到天冷時就疼得厲害。但他依舊覺得,這些都不足掛齒。不過,他也有過想起來仍后怕的經歷。老萬告訴記者,“前幾年拍攝時,厚厚的雪把水坑蓋住了,我一不小心掉了進去,雪堆到了肩膀。幸好那次是和朋友一起去的,當時他離我100多米,最后把我救出來了。”

雖然辛苦,但老萬并不打算停下來。今年,按照家鄉的算法,他已經虛歲65歲了。在這個大多數人都選擇退休養老的年紀,他卻說:“我想再奮斗十年,在75歲之前都不會停下來。人生那么短暫,要是60多歲就退休了,整天無所事事,也太沒意思了。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像我這種想法很‘隨機’的人,會選擇不斷折騰。另外,我也想為社會作點貢獻,多做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拍攝野生動物,倡導大家愛護動物,一起保護大自然。”

在老萬看來,“不專業”并不是門檻和壁壘,它反而使人擁有更寬廣的視野。老萬還有更多新的想法,在未來的人生中依舊會不停“折騰”。就像他一直堅信的,保持新鮮感和勇氣,才能使平淡的人生變得“滾燙”。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王燦 圖片視頻: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