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社會頻道>>社會>>正文
生態美 產業興 百姓富
“西山模式”繪出綠色發展新畫卷
2023年12月06日 09時24分   山西日報

西山旅游公路(資料圖片)。

太原西山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以下簡稱“西山示范區”)綠色發展“西山模式”編入《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21)》,在聯合國推介分享;今年10月,被生態環境部確定為全國第七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已建成18個城郊森林公園,累計完成造林綠化20余萬畝,治理破壞面1萬余畝,林木覆蓋率由不足20%上升至86%。

近年來,西山示范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自覺踐行“兩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修復治理和綠色轉型發展,探索形成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共建、生態文明與物質文明同享”的可持續發展“西山模式”。目前,西山示范區正瞄準建設“國際知名文旅康養目的地”,以打造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國際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為抓手,奮力打造文旅產業主引擎。

堅持生態保護 讓綠色發展更有魅力

沿白家莊路向西行3公里,再走1公里的水泥路,便是白家莊礦煤矸石治理示范項目位置所在。原來黑漆漆的矸石山,現已綠草如茵。矸石山被整理為梯田狀,遠遠望去像覆蓋了一層綠色的地毯。在治理面積近15萬平方米的區域,園林小品點綴其間,噴淋、路燈等設施一應俱全。

“這里原來堆存的煤矸石近170萬立方米。白家莊礦煤矸石治理是省礦山生態恢復治理試點示范項目,實施了西山煤電集團公司4座礦井——白家莊礦、杜兒坪礦、官地礦、西銘礦的煤矸石治理,按照宜耕則耕、宜水則水、宜林則林、宜游則游的原則,推進田、水、路、林綜合治理。”白家莊礦計劃基建科科長紀磊介紹,治理前,煤矸石溫度800至900攝氏度,冒煙起火的事情時有發生。經過治理,不但自燃問題得到解決,山巒上已經看不出煤矸石存在的痕跡。

太原西山,是“一五”期間國家投資建設項目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是煤炭、電力、化工、焦化、建材等能源重化工企業的聚集區,峰值時期曾有各類污染企業2000余家,形成了約112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區,約10平方公里的山體破壞面。

為推進西山生態修復治理和綠色轉型發展,西山示范區通過全面關停搬遷污染企業、大力實施生態修復治理、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等一系列舉措,繪出一幅“由黑轉綠”的幸福畫卷。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西山示范區搬遷太化、一電廠等一批大型企業,關停小煤礦、小水泥廠、小建材廠等共2000多個,從源頭上徹底根除了污染源。同時,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司承載、園區打造”的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城郊森林公園開發建設。按照“一個園區一個特色一個公園一個品牌”的原則,建設了18個主題明確、差異經營、互動發展的城郊森林公園,初步形成了以生態綠化建設為核心,以運動、休閑、養老、生態觀光等項目為支撐的人文休閑旅游經濟帶。如今的西山地區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成為市民休閑旅游首選地。

挖掘文化內涵 讓綠色發展更具活力

在西山的崇山峻嶺間,一條“彩虹路”將晉祠、天龍山旅游公路“網紅橋”、龍山石窟、太山龍泉寺、蒙山大佛等景點串聯在一起,這就是太原市西山旅游公路,也是我省排名前列的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道。一到夏天,深綠、淺綠、深黃、淺黃,路兩側的顏色層次分明;紫色、粉紅、粉白、黃色,各色不知名的小野花也會在路旁盡情綻放。

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園是太原西山上的一顆“明珠”,而在整個西山示范區,這樣的“明珠”已漸漸連成珠串。

從高空俯瞰,三座半圓穹隆鑲嵌在地形之中,充滿了科技感,好像是人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未來城市,這便是太原植物園的標志性建筑。充滿藝術感的建筑設計、品種齊全的植物類別,吸引著游客前來“打卡”。

太原植物園所在地之前有儲煤廠1家,洗煤廠3家,各類高耗能企業144家。經過3年多的建設治理,這里不僅披上綠裝,還穿上了“花衣裳”。

西山示范區旅游與文化資源集聚,轄區內有天龍山、崛山圍山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還有萬畝生態園、崛山圍紅葉、龍山紅葉、一線天等旅游資源125處,還擁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等密集的文化旅游資源。

近年來,西山示范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挖掘和利用西山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民俗民風、氣候條件等稟賦資源,大力發展康養游、紅色游、鄉村游、研學游等旅游業態,精心開發古建文化、地質文化、非遺文化、紅色文化等旅游線路,積極推進晉祠—天龍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太原古縣城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打造了天龍山盤山公路、崛山圍紅葉等眾多熱門景點,舉辦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稻田音樂節、民宿產業論壇等一批品牌活動,著力推進鄉村與城市、旅游與康養、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深度融合發展。今年9月,成功入選山西省第三批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晉陽文化旅游度假區列入省級旅游度假區名錄庫。

引入社會資本 讓綠色發展更可持續

西山長風森林公園是一座建在粉煤灰堆上的公園,山西億量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傅曉慶介紹:“我們聘請世界知名專家對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和環境進行了綜合分析和總體規劃設計,通過植草綠化,覆蓋了矸石山、垃圾場、沉陷區及荒山荒坡;通過壩體加固、防滲蓄水、植樹種草等措施,使太原第一熱電廠排放14年的粉煤灰池變成了綠色生態的8個景觀湖。清運垃圾、整治荒山荒坡、治理破壞面,綠化面積達2348畝。”

這里的生態“顏值”正轉化為經濟“產值”,讓田園變景區、農家變民宿。西山長風森林公園的山晉地球倉項目于2021年對外營業,酒店依山傍水,可俯瞰整個太原城。地球倉不同于傳統酒店,其自帶全集成污水循環處理系統,可通過生物降解,人工濕地與礦物層過濾等方式,實現零污染排放。

“開業以來已有5000人次入住。今年以來,營業數據每月都能上漲25%至30%。”山晉地球倉運營總監武煒介紹。

如今西山的良好生態正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可持續發展動能和態勢日益強勁。生態效益上,累計減排二氧化碳近百萬噸,污染排放量減少一半以上,林木覆蓋率由不足20%上升到86%,成為城市“綠肺”“森林氧吧”。經濟效益上,今年前三季度景區景點共接待游客842萬人次,增速111.8%,過夜旅客224.9萬人次,同比增長48.5%,旅游總收入達90億元,成為全市文旅產業的主要增長極。產業發展上,落地了幾念山居、地球倉、云小筑等一批知名民宿,開工建設了“西山歸源”產城鄉綜合示范項目、旅游公路主線貫通工程等一批重大旅游配套項目,推進實施麥樂登探索研學基地、西山生態文明中心、長風體育康養度假社區、西山楓情運動休閑基地、清控大健康產業園等一批生態文旅融合項目,“兩山”轉化的路徑變得更寬,成色變得更足。

本報記者孟婷 文/圖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