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
人類社會保留了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展示著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態
中國已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數量位居世界第一
它們不僅在神州大地傳承發展
還漂洋過海推動中外人文交流
向全世界展示著中國智慧
中國皮影戲是起源于漢代的民間傳統藝術
是以獸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來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
邊操縱影人邊用曲調講述故事
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
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元代,皮影戲流傳至西亞和歐洲
為世界人民帶來了歡樂和藝術享受
中國皮影戲在2011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皮影戲的重要發源地山西孝義
隨著皮影博物館的建立和皮影進校園
進社區等活動的推廣
這項藝術得到不斷的傳承與發展
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在投身這項傳統藝術
皮影也從最初的表演藝術衍生出工藝品
讓更多人領略到這項藝術的魅力
記者:呂夢琦、徐偉、解園
編輯:陸燁
攝像:任亭宇、許新園
鳴謝:山西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中共孝義市委宣傳部
新華社對外部
新華社山西分社
聯合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