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社會頻道>>社會>>正文
首個“非遺版”春節,咱這么過
2025年01月27日 11時01分   光明網

游客在河北省唐山市2025年第六屆唐山南湖春節燈會游覽。新華社發

居民在位于烏魯木齊的新疆國際大巴扎社火活動現場。新華社發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的苗族集市上,少數民族群眾在試穿新衣。新華社發

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一家年畫坊的蛇年生肖主題木版年畫。新華社發

【文旅觀察】

首個“非遺版”春節就要來了!

去年底,“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意味著今年我們將迎來第一個“非遺版”春節!

歡騰的魚燈嬉起來!安徽黃山的村莊里,游了600年的魚燈照亮了白墻黛瓦、照亮了青階石板,照得人暖意洋洋。

霸氣的英歌舞起來!廣東潮汕的街巷上,人們跟著鼓點揮動英歌槌、跳起英歌舞,氣場全開,看得人熱血沸騰。

佳節還未至,濃濃的年味已經撲面而來、氛圍拉滿。感受傳統年俗、體驗非遺技藝、觀看特色表演……首個“非遺版”春節,咱熱熱鬧鬧地這么過!

國潮非遺點亮中國年

飛翔、盤旋、俯沖……1月22日,在位于烏魯木齊的新疆國際大巴扎,鷹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杰恩斯汗·沙拉皮和鷹舞少年的連貫動作,引來陣陣歡呼。

“社火一開演,年味就有了。”卸下道具,杰恩斯汗·沙拉皮面露喜色,“春節申遺成功,我們也很高興,希望往后的日子像社火一樣‘火’!”

社火鬧年,年復一年。激昂的鼓點敲出了濃濃的年味,高亢的嗩吶點燃節日氣氛,各地游客和本地市民駐足觀賞這場文化盛宴,感受巴扎里的新年。

年關將至,河南鶴壁浚縣古城熱鬧起來,第十七屆中原(鶴壁)民俗文化節正在這里舉行。75歲的浚縣白寺村村民劉建騎著電動車跑了近20里路,就為來看一看西路大平調表演。

“好!好!”行至浚縣古城遏云樓,還沒看清表演內容,戲迷的叫好聲便傳到耳邊。

遏云樓不遠處,國家級非遺浚縣泥咕咕市級傳承人王紅瑞擺開攤位,小飛燕、大斑鳩、搖頭獅、小彩蛇等泥玩栩栩如生,引來不少游客駐足。

“這是為乙巳蛇年推出的‘巳巳如意’蛇,小蛇頭部像一個如意,寓意生活美滿;那個是以浚縣的大運河黎陽倉為原型設計的泥咕咕‘咕咕吉兒’。”王紅瑞的巧手讓一個個泥咕咕“活”了起來。別樣的民俗文化節,讓古城的年味更濃了。

自臘月二十三祭灶起,至正月十五元宵佳節,貼春聯、掛年畫、守歲、拜年、舞龍舞獅等一系列傳統習俗,共同編織成春節獨一無二的文化盛景。這些習俗承載著中華民族對幸福生活的熱切憧憬與美好祈愿,彰顯出濃郁的人文情懷與社會價值。

春節申遺成功帶火了非遺,今年,游客“追著非遺過大年”的熱情高漲。

“今世簪花,來世漂亮。一定要去泉州,體驗一次簪花。”社交媒體上的推薦吸引各地游客前往泉州蟳埔村學習簪花技藝。安徽歙縣的夜色中,魚燈輕搖,光影交錯,熱鬧的魚燈巡游活動讓人們看到了非遺歙縣魚燈所承載的文化傳承。江西婺女洲的打鐵花與火壺表演、四川閬中的舞草龍、延安陜北說書……豐富多彩的非遺無疑將成為春節期間最吸睛的亮點。

國潮非遺點亮了“年”經濟。各地非遺年貨市集人潮涌動,不少地方通過文創產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融合,掀起熱潮。在河北省邯鄲市,非遺木刻結合蛇年文化的創意文具、擺件等文創衍生品,深受民眾喜愛。

去遠方感受別樣年俗

春節怎么玩才盡興?歡歡喜喜過大年,自然離不開原汁原味的年俗體驗。

成都90后寶媽陳璐早早為一家人安排了春節江西之旅。“年年都在成都過年,今年全家一起去江西,體驗‘敲瓷碗’、打年糕,感受別樣年俗,期待滿滿。”陳璐說。

來自重慶的00后林依哲春節將來到北京,過個不一樣的年。“除了去天安門、故宮,逛廟會也是我這次旅途的不二之選。”林依哲早早做好攻略。她說,春節期間北京將舉辦20多個廟會、燈會、游園會,這些活動,一逛就停不下來。

新疆昌吉游客李園跨越萬里,奔赴福建泉州過年。“南音纏綿悱惻,木偶戲栩栩如生,每一處都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韻味,燈會、踩街、非遺魚燈車巡演等活動,真攢勁!”李園興味十足。

古老與現代交織,傳統與創新交融。無論是泉州古城的韻味悠長,還是北京中軸線的風采熠熠,抑或是江西年俗的獨具一格,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活動不僅傳承和弘揚了春節文化,也讓這個春節的年味愈加濃郁。

作為申遺成功后的第一個春節,人們對于年俗文化體驗的熱情高漲。走,背上行囊,去遠方感受別樣的新春年俗,體驗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碰撞!

在內蒙古草原雪鄉,傳統民俗與冰雪元素融合起來,人們穿上民族服飾,體驗冰雪之上的“游八仙”“轉九曲”等傳統年俗;在四川閬中古城,舞龍舞獅、變臉、雜耍等民俗巡游,以及獨具當地特色的“春節老人賜福”,讓古城節日氛圍升騰;在廣東,舞獅表演是當地習俗,舞獅隊伍走街串巷,熱鬧非凡;老北京的傳統春節廟會,陜北的扭秧歌、打腰鼓表演……好不熱鬧!

在上海,備受期待的豫園燈會已經亮燈啟幕。伴著夜色步入豫園,古老的飛檐亭臺與璀璨的花燈交相輝映。“這里的奇獸異鳥造型新奇又震撼,我們就如同漫步于一個奇幻世界中。”江蘇無錫的游客李進深有感觸。

“今年的豫園燈會延續了對《山海經》的挖掘,也打造了展現蛇年春節主題的‘天地人和,金蛇獻瑞’燈組,進一步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豫園股份首席文化官陳佳說。

游客對年俗體驗的熱情帶火了不少小眾旅游目的地。攜程旅行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泉州、潮州、汕頭、自貢、大同、興義等地熱度飆升;銅陵、黃山、漳州等地游客量增長明顯。與此同時,春節期間入境游熱度大增,來華體驗中國年在海外社交平臺上蔚然成風。

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隨著“非遺版”春節的到來,傳統文化游更火了!無論是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等古都,還是因非遺“出圈”的泉州、潮州、大同,都迎來自五湖四海慕名而來的游客。

“終于可以趁春節去看山西古建筑了,孩子已經期待很久了!”為能更好地理解古建文化,河北的李先生做了不少“功課”。這趟旅程,他們準備參觀太原晉祠、云岡石窟、應縣木塔等景點,感受歷史古跡背后的悠長歲月與人文底蘊。

在洛陽的“穿越盛唐洛陽年”,踏入繁華喧囂、燈火輝煌的大唐盛世;到開封的清明上河園賞燈會、看百戲,感受“大宋中國年”的國風國潮;去西安古城燈會,看絢麗燈光點亮千年古城墻,感受古老與時尚的碰撞……古都的文旅活動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古鎮同樣受到游客歡迎。在古色古香的街巷感受民俗和特色美食,年味滿滿,煙火氣濃濃。在江蘇,全省古鎮推出百余項精彩民俗活動——蘇州黎里古鎮將舉行年味水上市集,徐州窯灣古鎮的“窯灣新春游園會”將為游客帶來沉浸式游玩體驗。在安徽三河古鎮,游客不僅可以與舞龍、舞獅、鬧花船等傳統民俗表演不期而遇,還能觀賞徽劇、黃梅戲、廬劇等經典戲曲演出。

傳統文化游的火爆絕非偶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各地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生活,文化消費領域出現越來越多的爆款、熱點。人們也渴望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感知歷史的脈絡,汲取奮進的力量。參觀古老的歷史遺跡,體驗多元的新春民俗,掃塵祭灶、祈福納祥、漢服游園、集市廟會……歡樂祥和的氛圍背后,是經濟向好的韌性與活力,是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的生動注解。

“申遺成功意味著春節背后的文化屬性和內涵得到廣泛認可。”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教授馬曉龍指出,游客期待通過深度的文化體驗提升旅行的品質,對此,各地要充分挖掘當地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優質供給,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散發新活力。

(本報記者 魯元珍)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