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4月23日電 (俞靖)身著布滿灰燼的火調服,手持電筒和相機,為查明火災發生的真相,穿行在歷經火劫后的廢墟中,他們是火災調查員,被譽為“火場福爾摩斯”。記者22日來到位于廣西南寧市的林松火災調查工作室,了解火災調查員的“幕后”故事。
今年29歲的覃詩舟是南寧市消防救援支隊的一名火災調查員,目前正在林松火災調查工作室參與火調專業培訓學習。其自2017年進入該崗位工作以來,參與了南寧市多項較大影響的火災調查任務。不同于基層消防指戰員手持水槍與火焰斗爭的“互博”場面,身為火災調查員的她,則是在滅火后的廢墟中用雙手耐心尋找蛛絲馬跡,讓廢墟“開口說話”。
2019年4月13日,廣西花鳥交易市場綠色植物展示樓發生火災,覃詩舟在接到上級指派后,與同事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為急迫查明出火災事故原因,其與團隊一行在火勢撲滅后,立即深入火場廢墟作業。由于當時建筑物歷經6個小時的大火炙烤,現場煙氣嗆鼻,積水和泡沫四處蔓延,火調員們在視線渾濁的環境下,冒著房屋樓板坍塌的危險,按步驟進行現場勘驗,查看建筑整體的煙熏和燒損情況等,并最終對重點區域進行細項和專項的勘驗。
“一名火調員需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無論火場的環境多么惡劣,我們都要開展火災原因的調查工作。”覃詩舟說。
覃詩舟介紹“火災調查使消防工作得到閉環,調查出火災的原因對于消防工作中如何規避火災、降低滅火隱患等具有借鑒意義”。
如今,面對突然換上火調服趕赴火災現場、徹夜討論火災案情等情況,覃詩舟早已習慣,對于她來說,能準確推理火災起火原因,令她更有成就感。
目前,為加強廣西火災調查人才隊伍建設,林松火災調查工作室每年都向廣西全區各消防救援支隊中選拔火調業務骨干進行跟班學習,確保火災調查人才培養和重點課題攻關。(完)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