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社會頻道>>社會>>正文
“95后”女孩辭教師工作追“漢服夢” 要讓更多人愛上“中國衣”
2021年05月20日 11時15分   山西新聞網

畫稿、剪模、以纏絲繞紙模、組合和調整花型……一支纏花簪在舒秋紅的巧手下成型,插戴頭上,與她穿的一身明制漢服甚是相配。這身裝扮在他人眼里看著新鮮,但對舒秋紅來說,漢服就是日常著裝,外出買菜、逛街出游,都穿在身上。

在距離濟南大明湖不遠的路段,舒秋紅經營了一家三四十平方米的漢服店,雖然小店面積不大,但別具風格。配色豐富的漢服、精致美觀的發飾、各式花樣的繡鞋,讓每位走進這間小屋的人,都仿佛在經歷一場時空穿越。

舒秋紅出生于貴州一個普通村寨,從小在苗繡文化的熏陶下長大。2015年,她北上求學,卻在機緣巧合下被漢服深深吸引,并把它做成了自己的事業。

“漢服把女性的古典美展現得淋漓盡致,我一下就陷進去了。”回想大學加入漢服社,舒秋紅用“一見鐘情”“越陷越深”來形容對漢服的熱愛。

起初為了每天都能穿新漢服、戴新首飾,舒秋紅開始查閱大量古書和文獻資料,也主動拜師,學習如何做漢服和首飾。研究得深入后,她不單迷戀漢服形制的美,更為傳統服飾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而著迷。

“自制的纏花簪、絨花簪、花釵等,經常得到同袍的贊賞,那種成就感促使自己想學更多技藝,創作更多作品。”舒秋紅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漢服愛好者之間互稱“同袍”,一起交流漢服文化,分享美好。她曾在大學期間開了一家名為“緣簪坊”的網店,賣手工制作的發簪、發冠等,意在尋覓有共同愛好的有緣人。

三四年前,舒秋紅穿漢服走在街上,有時會遭受異樣目光,有人以為她穿的是和服或韓服,還有人認為是奇裝異服。“華夏復興,衣冠先行。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足,誤把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當成‘舶來物’。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盡己所能,改變人們對漢服的認知。”

畢業后,舒秋紅一邊當老師,一邊利用空閑時間做手工、參加與漢服有關的活動。為更專注地追逐“漢服夢”,2019年她辭去老師的工作,只身在濟南創業。

“當時家人很反對,媽媽甚至斷了我的經濟來源,最慘的時候身上只剩下兩塊錢。”創業初期的艱難,沒有擊退舒秋紅,她在同袍的幫助下,開了一家漢服店。

2020年受疫情影響,店面沒有任何收入,舒秋紅焦慮得瘋狂掉頭發。難上加難,她也舍不得放棄漢服,晝夜不怠地跑劇組,為演員做造型,貼補店面支出。在舒秋紅看來,人活一世,就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

令舒秋紅欣慰的是,近幾年,在國家政策層面的推動和引導下,傳統文化逐漸融入現代生活,“國學熱”“研學熱”“漢服熱”加速升溫。

“漢服不再是小眾愛好,‘破圈’勢頭正旺,這是國人文化自信心增強的表現。”舒秋紅介紹,從店里漢服租售、妝造、攝影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各類發飾的銷售情況來看,漢服逐漸由小眾走向大眾。

“漢服也很受外國友人的歡迎。有一位俄羅斯姑娘到店里體驗漢服裝扮,不僅自己‘買買買’,還通過視頻向遠在家鄉的媽咪推薦”。舒秋紅說,“著我華夏之裳,興我禮儀之邦”,相信將來會有更多人愛上漢服,把它當成日常著裝來穿搭,讓中國傳統服飾在當代煥發新的生命力。(完)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