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社會頻道>>社會>>正文
擺攤之余出了2本書 菜場里的女作家用文字寫滿“人間值得”
2021年07月13日 10時39分   山西新聞網

陳慧,今年43歲。每天上午,她是推著小車在菜市場賣雜貨的小攤販;而到了下午,她則是電腦前自由創作的作家。這兩種看似不搭界的職業卻在陳慧身上無縫銜接。

堅持寫作十年 擺攤之余出了兩本書

陳慧27歲時從江蘇如皋嫁到了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鎮。從十年前開始,陳慧在擺攤之余堅持寫作,如今已經出版了兩本書。也成了當地最出名的“小攤販”。

陳慧帶著最新作品集《世間的小兒女》與讀者們見面交流。這是繼散文集《渡你的人再久也會來》之后,陳慧出版的第二部作品。書中,她一如既往地記錄著身邊普通人的故事。

作家 陳慧:我主要是寫一些普通人。因為我本人作為在菜市場擺攤的小販,它這個生活群體,就是普通人的群體。而我自己也是站在生活的中心,所以用我自己的角度,用我對人性的了解,去寫一些普通人。我書寫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展開,其實也是一部史詩,關鍵我們怎樣去閱讀,去理解它。

活動結束后,離開書店回到家里的陳慧,又恢復了攤販的身份。第二天清晨五時,陳慧起床后,簡單收拾了一下房間,便騎上自行車趕往鎮上的小姨家。

陳慧騎車速度很快,不到十分鐘就到了小姨家,小姨也是早年從江蘇嫁到浙江余姚的,是陳慧在這里唯一的娘家人。平時,陳慧會把自己賣貨用的小推車放在小姨家。

小推車是陳慧自己改裝的,車上裝滿了生活百貨,蒼蠅拍、馬桶刷、菜刀、應有盡有。推著小推車,陳慧趕到菜場,開始售賣,一天的生意就這樣開始了。

在梁弄生活了十幾年,陳慧早就練就了一口流利的當地方言。顧客多是鎮上的老人,和陳慧很是親切,因為在家里排行老三,大家都親切地叫她“阿三”

梁弄鎮居民 朱亞萍:顧客很多,大家都很喜歡她。如果隔著兩三天不來了,很多人就會找她了,說阿三今天為什么不來了。她送了我們一本書,我說陳慧你真棒。我們希望她再寫得好一點,這也是我們梁弄鎮的光榮。

陳慧的書受到關注后,鎮上的人都為她感到高興,陳慧自己卻把出書這件事看得很平淡。她一直強調自己只是一個小攤販,與作家隔著十萬八千里,擺攤才是她生活的根本,寫文章只是副業。

作家 陳慧:因為我始終是腳踏實地站在這里。首先我很感謝梁弄的人,有時候他們買東西我會很真誠地說一聲謝謝。為什么?因為他們是我的衣食父母,你在衣食父母面前沒什么好驕傲的。再說,在菜市場賣東西,人家是喜歡你的人,看到你的東西便宜,方便才過來買的。不是因為你出兩三本書,你哪怕出100本書,你人不好人家也不會來買你的貨。

鎮上的人對用力生活、不服輸的陳慧很是欽佩,也驚訝于生活不易的陳慧能一直堅持寫作。

梁弄鎮居民 陳一鳴:一開始我最早是在收音機上聽到他的《世間的小兒女》,這本書我就覺得很驚訝,我們這里還有一個這樣寫作的作家。后來她到我店里來打印什么的,她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她推著小貨車來,覺得她真是對生活很熱愛,每天都這樣子的,覺得她還是一個小貨郎,沒改變。

用文字化解生活的不易

小鎮上的人敬重陳慧,佩服陳慧,不僅是因為她寫的書,更因為她面對生活的堅強。 陳慧不容易,怎么形容,她自己用了一句話概括,“坎坷人生,孤單如影隨形。”

孤單兩個字,陳慧從3歲開始體味,那時她被父母送人,直到13歲又回到父母身邊。

高中畢業后,因為生病須終身服藥,27歲遠嫁浙江,40歲離婚,獨自帶著孩子在梁弄鎮生活至今。孤單和壓力是陳慧不得不面對的生命之重,卻也是她的創作之源,她寫下這樣的文字:你看人在空蕩蕩一個環境里搖搖晃晃,但是我寫東西,我用文字把人塞實了,讓人確保真正地站在大地上。

前不久,陳慧的新作《世間的小兒女》登上了浙江省委宣傳部推薦的浙版好書榜,陳慧和她的書也因此被更多人所知曉,經常會在路上碰到來買書的讀者。

中午,陳慧到家時,兒子宣宣已經燒好了開水。剛剛考上高中的宣宣很少讓陳慧操心,還能分擔很多家務,這讓陳慧頗感欣慰。

作家 陳慧:我兒子自己早上會弄早飯,夏天在家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我從菜市場回來,他放暑假在家,我回來,喝的水燒好了,電飯鍋插好了,需要蒸的菜他會弄好,我回來炒個菜就吃了。吃了飯他會跟我說,媽媽你去睡覺吧。當然小孩有自己的個性,我們不能要求小孩像木偶一樣。他17歲了,雖然有時候會有小脾氣,但總體來說這幾年非常地懂事。

下午一點多,陳慧坐到電腦前,享受屬于她的午后時光。對于寫作這件事,陳慧在《世間的小兒女》這本書的自序里這樣寫道,“寫作是調節自我的增香劑,是用一種較為體面的方式排遣獨在異鄉的寂寞與孤單;寫作,是記錄一絲一縷的柔情,以彌補舊路上的缺憾,記錄一點一滴的感動,以供在前路上取暖”。

一天之中,陳慧在寫作和生計間自由切換。下午三點多,她騎上摩托車,趕往余姚市區一個批發市場進貨。

陳慧掃了一圈貨,裝了整整三大箱。第二天,這些日用百貨又會出現在小貨車上,在菜場等待著顧客把它們帶回家。多年來,陳慧就這樣往返于批發市場和梁弄菜市場之間,賺取維持生活的收入,同時也汲取著創作靈感。

作家 陳慧:菜市場擺攤并不是我喜歡的,或者說其實我內心一開始是抵觸的,但是既然我選擇了它來作為我生活的支撐,我肯定要把它做好。因為把它做好了,我的生活才能更好。然后貼近生活就是說我不覺得我會寫文章,我就跟菜市場的小販有什么不同,在菜市場你就是小販,你就是泯然于眾的小販。

陳慧筆下的人物和故事大都取材于梁弄鎮。有為了討生活辛勤勞作的小販、也有聽從父親安排錯過愛情的女人,故事里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艱辛、也有溫暖……菜市場給了陳慧生活來源,也為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陳慧說,她要繼續留在菜場,把故事一直寫下去。

作家 陳慧:你們采訪的時候也能感覺到大家對我非常友好,我挺享受在這里生活擺攤,你也為別人在服務。那些年紀大的人,他們不可能跑很遠的路買東西,他們10多年一直在我這里買。有時候回娘家的時候,可能在家里多待幾天,他們找不到你的話,你來的時候他們會很不高興,問你去哪里了,我找了你很多次。那種感覺也讓你覺得其實人間還是值得的,菜市場還是值得的。

用心讓日子“值得”

陳慧的生活,往返于家與菜市場,也往返于筆下的文字和辛勞的日子。她的生活很平凡,但當她把普通的日子寫進文字里,卻感動了很多人。

因為在這樣樸實文字里,有著濃濃的煙火氣、有著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著陳慧所說的“人間值得”。

陳慧活在她的生活里,艱難的生活,堅強地生活,她可以淡定地面對她遇到的一切,因為她的生活不只在那個小小的菜市場里,不止在她遇到的孤單里,也在她對生活的觀察里,在她細細的文字里,在她不曾放棄過的希望里。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