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又恰逢周六,作為中國傳統表達愛意的佳節,節日所帶動的“浪漫經濟”將會在這一天得到全面升溫。而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進行一場有儀式感的消費,成為不少人的節日愿望。
這兩天,“這個七夕你準備送什么?打算怎么過?”成了不少人經常聽到的靈魂拷問。8月11日、12日,山西晚報記者走訪了一些花店、餐飲店,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聽聽他們怎么說。
七夕節“浪漫經濟”火爆了不少行業
8月11日,山西晚報記者來到太原長治路附近某鮮花批發市場,隨機走進一家花店看到,不到10平方米的花店內,擺滿了玫瑰、百合、向日葵等各種鮮花,店員們正在核對當日送來的鮮花數量,以及準備各式鮮花禮盒、包裝紙等。店長王女士說,最近一周,她接單已經接到“手軟”了,“最近打電話和微信咨詢預訂花束的人特別多,我每天光整理這些訂單就忙得啥也顧不上。”王女士坐在電腦前,一邊忙著整理、標注各類訂單,一邊向山西晚報記者介紹,一般夏季是鮮花市場的淡季,由于高溫天不利于鮮花儲存,很多店家都不會選擇囤貨。但每年七夕是夏季花市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天接單量能達到上百單,除平時的老顧客外,還會有很多散客上門預訂或購買鮮花。
“越臨近七夕,訂單越多,銷量比平時暴漲三四倍。”另一家花店老板說,而且,最近幾天的鮮花價格是一天一個價,估計到七夕當天是最貴的。“就像普通的玫瑰,平常一把是20塊多元錢,最近幾天都是按枝賣?!?/p>
和鮮花一樣,餐飲在七夕節期間也備受歡迎,不少商家還推出了七夕特色套餐?!巴觐A訂七夕晚餐的人非常多,店里當天基本上是座無虛席。”南內環街上某餐廳的工作人員表示,因為疫情防控,餐飲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各種安全措施一直都在保持,“比如每天的消殺、工作人員全程佩戴口罩、建議客人使用公筷等等,我們一直都在做?!?/p>
除此之外,很多珠寶店還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吸引顧客,有的是滿減,有的是抽獎,還有的是贈送各種小禮物。而各大商場則把心思花在了營造購物環境方面,如布置一些溫馨浪漫的裝飾品,擺放各種卡通毛絨玩具、氣球等,把商場裝扮得情意濃濃?!斑@里有很多心形氣球,看上去就很溫馨?!痹谟H賢街某一商場內,市民劉女士正和閨蜜逛街,她表示,其實七夕節過的是一個氣氛,誰都愿意到有情調的地方消費。
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過節方式
采訪中,山西晚報記者發現,不同年齡段的人,有著自己過“七夕”的不同方式。
80后的吳女士選擇在這一天和愛人一起帶著孩子過節。“七夕又叫乞巧節,在古時候,女孩子們是要專門過乞巧節的,不光要準備各種水果,還要祈福,所以它不光是一個屬于戀人的節日?!眳桥空f,“而我家剛好是個姑娘,今年已經10歲了,我覺得可以跟她說說這些傳統習俗了。”她準備當天帶著孩子去游樂場轉轉。
“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就應該和女朋友出來吃吃飯、逛逛商場,或者看場電影?!?0后劉先生說,他已經提前預訂了一家餐廳的“燭光晚餐”,“雖然說過節的項目都比較老套,但我覺得,這一天不一樣。”
“我男朋友不在身邊,但這不妨礙我過節?!?0后的小張說,她覺得,這個節日對自己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除了為喜愛、感興趣的東西買單,更重要的是可以約著朋友一起出去玩。“我們幾個玩得比較好的朋友已經約好了,當天要‘拋棄’男朋友,一起出來吃飯?!?/p>
“女朋友比較喜歡香水,我這次為女朋友準備的禮物是一瓶香水,還準備了一些氣球?!遍_學就上大二的小林說,在這一天,為女朋友送上喜歡的東西,自己也很開心。
00后的姑娘小徐則說,自己很早之前就開始攢錢了,已經在網上預訂了一些平時舍不得買的化妝品準備送給自己,七夕當天,她還準備和男朋友一起去買雙他喜歡了很久的球鞋。由于自己還沒掙錢,送禮物花的是父母給的零用錢。
比起送禮物更重要的是儀式感
“對我來說,七夕更重要的是儀式感,而不是禮物。”采訪中,一個正在買花的姑娘說,她訂了一束花準備在七夕當天送給自己的男朋友。“我要了8枝玫瑰、3枝百合和2枝向日葵?!边@位姑娘說,以前每次過節,她都能收到男朋友送的鮮花,但今年她突然想“送回去”,“儀式感這種東西,不一定是男生給女生,女生給男生也一樣的?!?/p>
選擇在影院過節并已經提前在網上購票的市民陳女士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她本身沒有刻意要過七夕節,只是覺得最近周圍的人都在討論過節的事情,加上自己已經很久沒有看電影了,才會選擇在這一天走進影院,“就當和老公過一個不一樣的七夕吧!”
“我們不打算湊熱鬧,所以可能會在家里過節?!?0后李先生說,他覺得七夕只要和愛人一起度過就好了,在哪里都無所謂。“而且我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出去吃飯就成了全家聚餐,還不如就在家里,然后給愛人準備一點特別的禮物就好。”
“我覺得七夕不該止于‘甜蜜消費’,而是應該借這個節日,來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市民王先生說,他覺得愛情和親情是相聯的,除了用玫瑰花、用語言表達愛意,其實更多的是可以用具體行動,去疼惜愛人和親人,讓七夕更甜蜜更溫馨。
山西晚報記者 張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