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訊(記者 武佳)放寬學歷、年限等條件限制;注重評價能力素養和工作業績;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帽子”等傾向……8月22日,山西晚報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近期有一系列關于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涉及圖書資料專業人員、新聞專業技術人員、衛生技術專業人員等,以更好地調動廣大專業人員的積極性、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在圖書資料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方面,對取得重大原創性研究成果或為圖書資料事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專業人員,放寬學歷、年限等條件限制,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放寬年限等條件限制。對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圖書資料專業人員,重點考察其實際工作業績,不作論文要求,適當放寬學歷和年限等要求。
在新聞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方面,明確新聞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專業類別和名稱,促進職稱制度與人才培養使用相結合,建立健全與職稱制度相銜接的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教育制度,推進職稱制度與新聞單位用人制度有效銜接。
進一步完善評價標準,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思想政治素質放在職稱評價的首位,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注重評價能力素質和工作業績,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科學對待論文、論著等研究成果。合理創新評價機制,豐富評價方式,注重社會和業內認可,提高職稱評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等制約,暢通各類新聞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渠道。持續優化管理服務,加強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發揮用人主體主導作用,逐步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限,同時加強監督管理。
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方面,健全評價體系,促進衛生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動態調整專業設置。
完善評價標準,注重醫德醫風考核,建立完善臨床醫生執業能力評價指標,突出評價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帽子”等傾向。完善職稱評價方式,暢通職稱評價渠道,提升職稱工作信息化水平。
促進評價與使用相結合,合理確定評聘模式,落實單位用人自主權,優化崗位結構比例。通過完善基層評價標準,改進評價方式,落實服務基層制度,鼓勵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