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們查到您涉嫌洗錢,請……”
“足不出戶、日賺千元。”
“推薦股票,穩賺不賠!”
“在嗎?小哥哥,玩視頻互看嗎?”
…………
警惕!小心被騙!
人民日報記者倪弋連線反詐民警陳國平,推出反詐攻略,聊聊反詐那些事兒。請看第3期《揭秘刷單騙局》。
文字實錄
人民日報記者倪弋:陳警官,以前我們認為,網絡詐騙的犯罪分子更多的鎖定聚焦的都是有產一族,比如成年人或者一些比較有積蓄的老年人。但是,近年來,這些犯罪分子把更多的精力轉移到學生群體當中。我們看到這樣一個案例,就是一位姓劉的在校大學生,一次偶然的機會加入了一個兼職群,這個群主就組織學生們通過兼職刷單來賺取一些所謂的“零花錢”。民警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后,馬上制止了劉同學在刷單平臺上的一系列操作,并且對其進行了反詐宣傳教育。這樣類似的案例,我相信可能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孤立。想請陳警官來談談,像這種針對大學生群體的網絡刷單騙局,應該怎么進行防范?
河北公安反詐民警陳國平:網絡刷單這種騙局主要針對的人群是學生和寶媽,他們的口號是“足不出戶月賺萬元”,他們就利用了學生和寶媽有時間做兼職的特點,他們的手段是以一個產品或一個平臺為電商、網店做推廣,就是以完成任務,以刷信譽、刷好評為理由。當然了,開始一定會給你一些甜頭。釣魚不用魚食是不可能的,沒有魚餌,魚不會上鉤的。到后來,你的任務越來越大,而且任務是一套一套,一組一組的。
在APP上會顯示出你賺的金額的數字,但是,這個數字如果想提是提不出來的。當然,最開始的幾十幾百會提出來,后期任務不斷地變大,你如果想提,他會說理由,說你銀行卡輸入錯誤,需要押金。
這個時候就利用你另外一個心理——賭性,人都喜歡這種賭的心理,后期的錢不投入進去,前面的錢拿不出來,其實這個時候一般人也會感覺有了一點危險,有一點風險,但他會用自己的僥幸心理去投,越投越多,越多逼得越沒辦法,只能越投,到最后實在拿不出錢來了,就可能去貸款、網貸,也可能去找別人借。直到實在拿不出錢來,才意識到可能被騙,才去報警。這就是刷單詐騙。還有一種,有的人說了我刷單確實能拿出錢,提出錢。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個時候你有可能是給“灰產”,給地下錢莊做資金轉賬。這個行為涉嫌犯罪,就是“幫信罪”,如果真正為商家、為電商刷信用、刷好評,其實也構成了違法。不管哪一種,它的后果都很嚴重,我們一定遠離刷單,這是個騙局,絕對不能相信。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