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 救援令出 同心協力筑起“生命堤壩”
10月3日凌晨至10月6日20時,晉中市降水量達到193.4毫米,為該市有氣象記錄以來10月份的極值,全市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111條河流均出現洪水。面對連日強降雨造成的風險隱患,晉中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動,及時部署,主要領導深入一線,查看水勢水情,督導檢查防汛排澇工作。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共同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0月6日9時50分,受強降雨影響,南同蒲鐵路祁縣至東觀間昌源河大橋橋臺尾部路基被沖空、軌枕懸空,上下行線路均中斷。晉中市縣兩級與太原鐵路局通力協作,組建由600余名黨員干部組成的突擊隊,爭分奪秒、晝夜奮戰,于8日21時20分將中斷行車的南同蒲鐵路上行線搶通。目前,下行線路的搶通工作正加快進行中?!皠尤藛T4355人次,車輛機械846臺次,經連續多天的晝夜奮戰,共搶通中斷路段452處,處置落石129處、滑坡235處、路基塌方(含水毀)88處,設置警示標志330處,疏通公路堵點757公里。
磁窯河是平遙與汾陽的界河。10月7日7時,平遙縣磁窯河汾陽段出現決口,且越擴越大,情況十分危急。該縣多方救援力量立即奔赴現場,全力投入到決口封堵中。在泥濘不堪的淤泥里,大家艱難地運送水泥、沙袋,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難。從7日19時至8日3時,經過8個小時的連續奮戰,決口終于合龍。
此次強降雨過程共造成磁窯河汾陽段4處決口,其中2處決口達10米以上。面對險情,平遙縣共組織2000余名干部群眾,調用150噸水泥,與汾陽干部群眾共同圍堵決口,最大限度降低了汾陽人民生命財產損失,也減輕了對平遙的威脅。
災情發生后,晉中數支民間力量亦聞“汛”而動,轉移群眾、救出牛羊、筑牢堤壩,在冰冷的雨水中,用堅守和愛心溫暖著整座城市。
“為保衛家鄉貢獻力量,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0月6日20時30分許,介休市藍天救援隊接到該市宋古鄉洪善村村委的求助電話后,迅速集合前往洪善村轉移群眾。隨后的5天時間里,該救援隊共出動77臺車(次)236人(次),轉移被困群眾94艇(次)620余人(次)。其中,轉移羊15艇(次)90余頭、犬17只、摩托車1輛,運送物資60余艇(次),裝沙袋800余袋。
“北洸村汛情嚴重,需要救援。能來的村民趕緊過來。”10月5日晚,在緊鄰該市太谷區北洸村的白城村,一聽到村內大喇叭里傳來的召喚,不到一個小時,由該村73名村民自發組成的救援力量就投入到了防汛一線。68歲的師振興是一名老黨員,也是這次救援中年齡最大的村民,“到了現場,給我們分配的任務是裝沙袋、壘堤壩?!苯涍^大家的共同努力,洪水被成功地封堵和疏導。到了6日凌晨4點,洪水水勢減弱,沙袋堤壩也已成型,前來支援的村民才安心回家。
10月10日晚上,山西晚報記者從晉中市防汛搶險救災工作新聞發布會獲悉:災情發生后,全市共出動防汛人員17.7萬人次、機具3.4萬臺次,排查危房7300間、地質災害點3300處、國省道隱患點120處、鄉村道路隱患點750處。全市共處置水毀隱患452處,處置落石88處,處置塌方96處,疏通公路堵點757公里。組織群眾有序轉移、妥善安置4萬余人,保障基本生活。省市財政緊急下撥救助資金2000萬元至受災縣(區、市),緊急調撥棉大衣6400件、棉衣褲5900件、棉被褥1.1萬套等。為減輕烏馬河下游防洪壓力,在該市太谷區6個鄉鎮分洪140萬立方米,安置轉移群眾566人,毀損農田9700畝,最大限度地減輕下游防洪壓力。
據晉中市水利局消息,截至10月11日8時,晉中主要河道流量已明顯下降,洪水中被淹村莊的積水也在逐漸退去。
山西晚報記者 張楊
呂梁孝義 人進水退 受災村民全部轉移安置
受連續降雨和境內河流水位上漲,部分河段發生漫堤、倒灌等險情影響,孝義市文峪河、磁窯河和汾河沿線15個村莊受災嚴重。連日來,孝義市積極有序開展受災群眾撤離、安置和搶險救援等工作,同時匯聚各方力量,合力搶險救災,盡最大努力減少群眾財產損失。
截至10月11日,文峪河、磁窯河孝義段區間流量分別為104立方米每秒、54立方米每秒,汾河孝義段、文峪河孝義段和磁窯河孝義段河道洪水水位累計下降分別為1.6米、1.5米和1.26米。在武警、民兵、應急救援等專業救援隊伍的協助下,孝義市被淹各村正在加快洪水搶排工作,被淹村莊水位平均降低約50厘米。
多支救援隊伍在防汛搶險前線
10月12日上午,孝義市大孝堡鎮霍家堡村南口,來自柳林、嵐縣的救援隊隊員已經在此連續奮戰了十幾個小時。村內的積水在水泵的轟鳴聲中嘩嘩地排向汾河,水位明顯下降。柳林賀昌救援隊隊長高飛告訴記者:“霍家堡村養殖戶多,地里全淹了,低洼積水處水最深兩米,我們從昨天下午4點半抵達現場開始抽水泄洪,帶了3臺水泵,1臺離心泵,6寸管道,預計7天左右可完成任務。”柳林賀昌救援隊趕來孝義支援的一共32名隊員,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大部分是退役軍人,有著豐富專業的搶險救災經驗。
孝義市大孝堡鎮小疙瘩村磁窯河決口搶險現場,來自呂梁消防支隊、武警呂梁支隊、武裝部民兵連、退役軍人志愿者及相關志愿服務隊等專業隊伍250余人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加固和封堵工作。由于道路狹窄,大型機械派不上用場,救援人員只能人工把沙袋接力加固到河堤。現場的搶險人員告訴記者,河水水流是非常急,現在雖然天氣很冷,但是大家都干勁十足。目前,磁窯河決口封堵現場已動用挖掘機3臺、裝載機11臺、小三輪16輛、小型自卸汽車9輛、小推車42輛,在250余名搶險救援人員晝夜加班,已加固道路800米,維修整修道路3公里。第一個長約25米的決口已封堵推進10米。
目前,已有呂梁綜合救援支隊、汾西救護大隊、呂安危化、柳林、嵐縣、臨縣、中陽等呂梁兄弟縣市以及來自長治、大同、河南等省內外共12支專業救援隊在孝義市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調度安排下分布受災嚴重的小疙塔、北橋頭、東張莊、李家莊、霍家堡、五樓莊等村排水泄洪。呂梁消防救援支隊、武警呂梁支隊機動中隊、孝義消防救援大隊、孝義民兵應急連等隊伍負責對河道堤防進行封堵。
水位下降撤離村民都已安置
10月11日,經請示呂梁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同意,孝義市制定了在文峪河左岸臨時開鑿泄洪渠道的應急預案和搶修措施。搶險救援人員在文峪河蘆南村段堤防處開鑿了一處臨時泄洪渠道,泄洪流量為8立方米每秒,加快沿河受淹村莊排水進度,目前該泄洪渠道周邊淹沒區水位下降約15厘米。在各增援隊伍及武警、民兵、應急救援等專業救援隊伍的協助下,被淹村莊和農田的洪水搶排工作有序進行,被淹村莊水位平均降低約50厘米。
孝義市利用學校、酒店設置56個集中安置點,共3648張床位,同時調運高低床、被褥以及食品、飲用水等救災物資,并設置醫療衛生服務點,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公益組織慰問,做好安撫工作。該市6個未被淹沒村莊現已返回群眾5000余人。
汛情發生后,孝義市大孝堡鎮小圪塔、李家莊、北橋頭等村子受災嚴重,洪水淹沒了村民的房屋、田地。受災村民一部分投靠親友,大部分被集中安置在東義技校、紫玉山莊和孝義市職業教育中心等安置點。218名受災村莊的學生入住大孝堡九年制學校,由學校老師負責學生的吃、住、學習以及心理疏導。
截至目前,東義技校已安置受災群眾200多人,五保戶、低保戶和貧困戶等入住紫玉山莊。孝義市職業教育中心有床鋪配備床品、洗漱用品、熱水等生活必需品,24小時值守接待避災群眾。
經過專家研判,目前孝義市境內河道水位明顯下降,已低于淹沒區農田和村莊水位,防洪壓力有所減輕。但受持續強降雨、河流漫堤、洪水浸泡等因素影響,部分河道、房屋、地質存在安全隱患,畜禽死亡較多,洪澇災情控制住以后,有可能發生疫情。目前,孝義市正在重點圍繞受災群眾臨時安置、搶修交通電力通訊設施、修復農林水利基礎設施、恢復農業生產、抓好衛生防疫等進行部署。針對受損房屋,制定了《關于對洪澇災害下農村住房安全應急處置及評估的指導意見》,組建了6個工作組,聘請了2個第三方機構,待洪水排出后進村開展房屋安全排查鑒定。
山西晚報記者 王晉磊 通訊員 武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