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連續降雨影響,山西多地遭遇不同程度的洪災。自10月8日緊急啟動“山西防汛救災”項目至今,山西省慈善總會累計接收捐款80000余筆,總計接收3.22億元善款。
“山西防汛救災”項目啟動后,電話鈴聲成為山西省慈善總會辦公室的主旋律,手機打到發燙,嗓子很快沙啞,走路變成小跑,吃飯成了扒拉。看著節節攀升的捐款數字和紛沓而來的批批物資,工作人員欣喜著、感動著;聽著不斷更新的災情信息和媒體傳來的一線報道,他們緊張著、擔心著。
從那一天起,一筆筆捐款、一批批物資帶著社會各界對三晉大地的厚愛、帶著對災區人民的關心,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捐贈5000萬元善款及價值5000萬元的物資;拼多多捐款5000萬元;富聯科技捐款3000萬元;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和濱州士平公益基金會各捐款2000萬元;摯文集團、小米公益、龍湖公益、唯品會慈善基金會、OPPO公司、安踏集團、鑫飛公益等企業和機構紛紛捐款1000萬元。還有寧波幻方投資公司捐款600萬元;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宏盛能源集團、大土河愛心公益基金會、山西證券公司等企業分別捐款500萬元……
山西省慈善總會“防汛救災”項目發起以來,累計接收捐款80000余筆,總計接收3.22億元善款。其中,僅通過微信公眾號就接收捐款近60000筆,接收善款856萬余元。這里面,絕大多數都是個人捐款,每一筆捐款,都是一顆火熱的愛心、一份溫暖的善意。特別是有801位善者和機構,不僅自身奉獻愛心,還積極發起了“一起捐”活動,帶動了17000多位愛心人士參與,籌款101萬余元。
除了捐款,還有許多企業急災區所急、想群眾所需,緊急籌措大量救災救助物資,星夜兼程、快馬加鞭運往災區。波司登公益基金會通過中華慈善總會,向山西捐贈價值4500萬元的防寒服;內蒙古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和361°集團分別從全國調運價值2000萬元的羊絨制品和大衣、羽絨服等御寒物資捐至受災地區;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捐贈價值700萬元的抑菌洗手液。同時,還有大量食品、藥品、棉衣被、消殺品等物資,絡繹不絕地通過山西省慈善總會捐贈到全省各個受災地區,為災區群眾送去了全社會的關愛與溫暖,總價值近億元。
在全力以赴做好接收捐贈工作的同時,及時把捐款投入到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中去,讓社會捐款實實在在地發揮作用,是擺在山西省慈善總會面前的又一項重要任務。根據省民政廳安排,省慈善總會于10月12日緊急向受災較為嚴重的臨汾、晉中、運城、呂梁、太原、晉城和長治六市劃撥1.48億元社會捐款,投入抗汛救災和災后重建。
為了讓社會捐贈救災物資盡快抵達災區、及早投入使用,山西省慈善總會簡化工作程序,協調有捐贈物資意向的企業直接與受災地區無縫對接,采取企業先發運物資,當地立即接收清點,盡快分配使用,最后與企業核實并辦理捐贈手續的措施,使所有捐贈物資在最短時間內抵達受災地區,切實發揮效能。從接到捐贈電話開始,匹配災區需求、確定接收地點、跟蹤物流行程、對接接收人員、核實物資數量、核對文件資料……每一批物資、每一個環節,全體工作人員都上足了勁、繃緊了弦,務求嚴絲合縫、不留疏漏,最終確保所有物資都交接完成、手續齊備、無一錯漏。
汛情剛過、嚴冬又至,為了確保受災群眾安全過冬、溫暖過冬,根據山西省政府省長辦公會關于統籌使用社會捐款的會議精神,在省財政廳、省應急廳和省民政廳的安排下,11月11日,山西省慈善總會又向太原、晉中、呂梁、臨汾、運城劃撥捐款1.1億元,全部用于因災受損農房修繕重建工作。截至11月底,除部分專有用途的定向捐款外,山西省慈善總會累計向受災地區撥付防汛救災項目捐款2.92億元,超過捐款總額的92%。切實履行了慈善組織的天職,在山西抗汛救災和災后重建的攻堅戰里,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當了一名合格的“后勤兵”。
“我的捐款到賬了嗎?”“我們捐的物資到位了嗎?”“我們的捐款用在該用的地方了嗎?”……
從收到第一筆捐款起,這樣的詢問就隨之而來。
要確保公開透明、要及時公示信息、要向社會交出明白賬,這是社會對慈善組織的要求,也是山西省慈善總會堅定踐行的原則。開展“山西防汛救災”項目以來,山西省慈善總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和官網,累計發布捐贈公示30次、支出公示25次,用實際行動讓捐款人放心、讓全社會放心,每一份愛心,都不會被辜負。
在做好公示的同時,為了為全省抗汛救災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山西省慈善總會主動聯絡各市慈善總會,從發起項目的第二天起,就開展了全省慈善組織信息統計工作,堅持日報制度,向應急部門和民政部門匯報全省慈善組織抗汛救災募捐活動的收支情況。截至11月底,山西全省慈善組織累計接收款物4.93億元,支出款物近4.5億元,為抗汛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巨大助力。
山西晚報記者 郭衛艷
鏈新聞
太原對災后恢復重建再部署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建英)近日,太原市應急管理局對全市災后恢復重建第二階段工作進行再督促、再部署,確保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順利推進,圓滿完成第二階段目標任務。
今年10月初洪澇災害發生后,太原市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全力推進恢復重建各項工作。目前,受災地區除險排澇、房屋安全摸排、基礎設施恢復、村容村貌恢復、復工復產復學、返貧監測及摸底等工作已基本完成,供電、供水、供氣、供暖等基礎設施已恢復,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第一階段任務圓滿完成。
當前全市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已進入第二階段,太原市將加快損毀房屋修繕重建。在確保重建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跑出“加速度”,逐戶完善修繕重建方案,落實配套資金,加快推進重建修繕進度,強化項目監管監督,堅決保證工程質量,穩步提升開工率和竣工率,確保春節前所有損毀房屋全部修繕重建到位,受災群眾返回入住。
加快基礎設施恢復重建。緊盯國家、省支持災后重建的政策、資金投向,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將受損的、原有不健全的基礎設施按領域積極申報,以最快的速度辦理相關手續,完善災后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項目庫。加快交通設施、水利工程、農業農村生產設施、文物建筑設施、醫院校舍等基本設施恢復重建進程,確保全面恢復城鄉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強化受災群眾生活保障。扎實落實應急救助、過渡期安置、冬春生活救助、特殊困難群體臨時救助等相關政策,落實嚴重受災生活困難、受災低保五保及殘疾人家庭等不同情況分類救助、重點救助等措施;落實因災返貧致貧摸排監測識別及相關幫扶政策,堅決防止因災致貧返貧。落實食品安全、火災觸電、疫情擴散等安全措施,保障受災群眾安全過冬、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