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飛眼視光中心的專家幫助孩子進行“方塊追蹤”康復訓練

斜視兒童在SVI設備上進行康復訓練
本報訊 近日,我市眼視光業界的龍頭領軍企業、位于城區七一北路日月大廈一層的龍飛眼視光中心,推出一項社會公益招募活動。從即日起至2022年1月底前,在全市招募100名斜弱視兒童,免費為其進行首個療程(5次)價值1500元的康復訓練,爭取幫助他們恢復到正常矯正視力,解除斜弱視給他們學習和生活造成的不良影響。
這項活動的發起人——龍飛眼視光中心的創辦者吳龍飛,擁有業內最高技術資質——國家一級驗光技師職稱,也是我市精準視光技術的開創者。他于1988年就在忻州創辦了龍飛眼鏡部(龍飛眼視光中心的前身),已有30多年的從業經歷。
從創業之初,吳龍飛就把“改善視覺功能、控制近視發展、康復斜弱視兒童”確定為企業的使命和愿景,長期開展公益性學生視力疾患防控服務,在關愛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的道路上,一直堅定前行,傳遞著自己的一份愛心,努力踐行著一個眼視光專業人士的社會責任。
吳龍飛說,此次推出的這項社會公益招募活動,其實根源于他多年從業形成的一個巨大隱憂,以及他感恩忻州人民、回報社會的一個強烈愿望。
在30多年的從業經歷中,吳龍飛發現,他的主要顧客群體——中小學生,其近視等眼視光問題,日益呈現高發和低齡化趨勢,尤其在手機使用泛濫的當下,這種趨勢愈發嚴重。
記者了解到,斜視和弱視是兩種眼視光疾病,弱視是指視覺發育期由于異常視覺經驗引起的單眼或雙眼矯正視力低于相應年齡的視力正常值,或雙眼視力相差2行以上,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屬眼外肌疾病,有共同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兩大類,前者以眼位偏向顳側、眼球無運動障礙、無復視為主要臨床特征;麻痹性斜視則有眼球運動受限、復視,并伴眩暈、惡心、步態不穩等全身癥狀。
吳龍飛向記者科普:“對于大多數人,兩只眼睛正常且可以同時協同工作,才能產生健康的立體視。但如果視覺系統受到破壞,大腦會忽略來自一只眼睛的部分或全部信息。造成斜弱視的根源其實在于大腦發育不良,只有通過階段性、系統性的康復訓練,刺激大腦,才能逐漸好轉并恢復。”
“弱視和近視是不一樣的。普通的近視眼,戴上眼鏡后也可以達到正常人的視力,而弱視患者即使戴上眼鏡,他們也比同齡人的正常視力水平要差。”龍飛眼視光中心的專家杜桃梅解釋說,“弱視對兒童視力的危害非常大,弱視患兒不僅單眼或雙眼視力低下,而且沒有完善的雙眼視覺功能,沒有精細的立體視。如果不及時進行矯正,會給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甚至造成終身視覺障礙。”
吳龍飛說:“忻州是我的第二故鄉,是忻州養育了我、成就了我。”多年來,吳龍飛一直懷揣著一個強烈的愿望,就是有效控制青少年視力問題的發展,改善他們的視力健康。為此,他一直都在關注著世界上眼視光科技特別是干預、改善斜弱視問題方面科技發展的情況。
2019年,吳龍飛獲得一個難得的機緣,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視光學院進行考察交流時,發現了一套全球先進的斜弱視康復訓練設備。回國后,他立即著手籌備,于今年9月初投資80多萬元,從美國引進了這套由VTS4和SVI兩臺機器組成的專業高科技設備。VTS4需要使用者佩戴高清快門式3D眼鏡,通過閃爍視標來刺激抑制眼視網膜上的像,使大腦更清晰地接收到抑制眼的圖像,從而進行脫抑制訓練。
在龍飛眼視光中心引進設備后的短短一個月體驗訓練時間里,先后就有兩個孩子的斜弱視問題得到了基本康復,其余的十幾個孩子,也都見到了明顯效果。為了讓更多孩子、更多家庭受益,吳龍飛和他的隊友們決定,從目前開始,到2022年1月底前,利用中小學校放寒假的機會,集中力量開展一次社會公益活動。吳龍飛鄭重表示:“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都要在呵護兒童視力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本報記者 張子珂)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