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中考結束,考生查分、填報志愿和招生錄取等工作陸續展開。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中考和義務教育招生詐騙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騙法經常上演。忻州市教育局提醒廣大考生和學生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提防招生、錄取“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查分短信有“木馬”,“釣魚”網站有后門
高、中考后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考試分數。一些不法分子會抓住這個心理,試圖通過偽造查分“釣魚”網站或者發送帶有“木馬”病毒的手機短信,入侵考生電腦或手機。一旦得手,便會盜取考生的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資料,進而盜取網絡支付賬號實施詐騙。
內部有關系,花錢就能入名校
不法分子非法獲得考生和學生信息后,利用考生和家長低分高錄的僥幸心理,通過“偽基站”發送低分也能提前錄取的詐騙短信,或者打著招生機構“有內部關系”的幌子以花錢錄取為由實施詐騙。
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全部由教育部門統一組織,“社會機構組織考試承諾錄取”“民辦學校提前鎖定生源”“內部有指標”等說法,忻州市教育局提醒家長切勿輕信。
志愿填報找“專家”,小心受騙被誤導
近年來,“大數據預測錄取概率”“專家一對一咨詢”等高、中考填報志愿服務火了起來。一些培訓機構、咨詢公司、個人等冒用教育部門、招考機構或高校名義搞志愿填報現場咨詢、輔導活動,或仿冒官方網站開展網上咨詢、輔導,號稱專家指導,包準包錄,向考生和家長收取高額咨詢費、輔導費、大數據平臺使用費等,令考生和家長遭受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還可能被誤導,喪失正常錄取機會。
系統內有關系,能操縱電腦搖號
民辦中小學實行電腦派位,所有義務教育階段民辦中小學校全部通過平臺報名,對于報名人數少于或等于招生計劃的,全部錄取;對于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錄取。所采取的是一種通過電腦隨機產生入選號碼的方式。電腦隨機派位的全過程接受社會監督,避免了在招生過程中的人為干預,是一種公平公正的招生方式。
今年,忻州市義務教育招生全部在市教育局統一的招生管理平臺上進行,學校無法干預和篩選。個別不法分子利用錄取的隨機性和家長的迫切心理,宣稱可以暗箱操作,找關系或者出錢,幫助家長學生取得學位,借機騙取錢財。各位家長要擦亮眼睛,不要相信這些欺騙行為,防止上當受騙。如發現此類違規違法行為,可向教育或公安部門舉報。(忻州市教育局)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