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廳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優化的決策部署,結合全市教育實際,對義務教育學校進行了布局優化、資源調整,有效促進了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加強領導,層層壓實責任。我市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實的作用,不斷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今年市政府把優化學校布局作為深化教育振興的重要舉措,明確提出要“加快中學向縣城集聚、小學向鄉鎮以上集中”,組織召開了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優化工作會議,進一步理清優化義務教育學校布局的工作思路,要求各縣(市、區)提高政治站位,結合城鎮化進程、人口變化趨勢和脫貧攻堅等方面因素,認真研判,科學規劃。市教育局印發《關于認真做好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優化方案制定工作的通知》,指導各縣(市、區)開展工作,確保滿足廣大適齡兒童就學需求。各縣(市、區)成立了以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教育科技局局長為副組長的工作領導組,做到分工協作、責任明確。組織逐校、逐點全面摸排、科學評估,形成《義務教育學校布局優化方案》。市教育局據此出臺了《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布局調整計劃》,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提出了具體目標任務。
——細化舉措,形成統籌合力。大力宣傳動員,廣泛利用座談會、家校交流會、微信公眾號、新聞報道等各種途徑加強宣傳,使廣大師生和人民群眾認識到優化布局對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意義,形成良好宣傳氛圍;各縣(市、區)根據近年來城鎮化發展及人口變化情況,加大義務教育學校新改擴建力度,重新核定各學校辦學規模軌制,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做好撤并后續工作。在撤并學校前,首先安排好教師和學生的安置工作。教師由教育科技局統一調配落實崗位,學生就近安排在附近教學點或鄉鎮寄宿制學校上學;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改造。在2019年完成52所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任務的基礎上,今年又準備完成66所鄉鎮寄宿制學校改造任務,目前已經投入3000余萬元,44所學校已經完工,其余學校預計11月底前完工;鞏固提升控輟保學成果。教育部門組織各學校每學期對轄區內適齡兒童就學情況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排查貧困家庭兒童和殘疾兒童少年,保證廣大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同時,結合精準扶貧工作,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兩免一補”等政策,積極籌措社會資金,持續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決不允許一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優化整合,確保均衡發展。全市優化學校布局工作已經全面鋪開,整體推進順利。今年,市政府投資新建的忻州市和平小學、龍崗小學、長征小學西校區已如期交付使用,有力解決了城區小學入學難、擇校熱、大班額的問題。繁峙縣實施貧困家庭全免費寄宿制學校建設、青年教師成長建設、寄宿制學校內涵提升、縣城義務教育學校新改擴建等系列工程,共建成高標準農村寄宿制學校20余所,惠及460余名農村寄宿學生,切實保障了貧困家庭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該縣還為農村學校招聘特崗教師320余名,充實壯大了農村教師隊伍。忻府區、岢嵐縣、寧武縣通過中小學校優化整合,基本實現了集中、集聚的目標。(玉 簟 王耀偉)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