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環境衛生是彰顯城市文明的窗口。今年以來,忻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全體干部職工積極投身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一系列活動中,科學管理,開拓創新,用實際行動為創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一是注重環衛隊伍建設,提升環衛整體形象。為做好環衛安全作業工作,忻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專門成立安全生產領導組,嚴格落實環衛作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作業規范,重點做好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保障工作,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提高環衛作業安全系數。在環衛作業風險保障工作中,除為環衛工人繳納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保險外,還為從事一線作業的環衛工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做到集體參保、應保盡保。為切實解決環衛工人的生活難題,提高環衛工人的福利待遇,市委、市政府撥付專項經費為環衛工人免費供應“愛心早餐”,出臺環衛工人免費乘坐市區內公交車的優惠舉措,并且在每年的6月到8月的高溫天氣中給環衛工人發放高溫補助。這些舉措極大激發了廣大環衛工人不斷進取的工作熱情,使得環衛工人的隊伍日趨穩定,從而推動我市環衛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建章立制,長效管理,推進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為實現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建設穩步推進,忻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環衛職工工作手冊》和《忻州市區環衛工人管理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對環衛工人錄用、作業范圍、作業標準、工資福利待遇、考核獎懲等方面作了詳細的規定,做到管理工作方向明確、標準具體、有章可循。忻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從實際出發,創新管理機制,將責任區按照清掃保潔、垃圾清運、環衛監察、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等不同的職能劃分為不同的區域,由各部門分別負責,確立責、權、利相協調,職責與任務相銜接的職能,完善環衛管理網絡,逐步建立起科學、高效、特色的環境衛生管理運作體系,將環境衛生工作逐步向城中村、社區、城鄉接合部、城市出入口等薄弱區域延伸,整體提升市區環境衛生水平。同時在多次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立城區建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實行環衛管理全天候,變被動清理為主動服務,組織環衛收集車輛和環衛工人主動與沿街門店建立聯系,定時上門收集垃圾,力爭做到垃圾不落地、不過夜,不造成二次污染。各項措施的落實大大減輕了環衛工人的負擔,有效調動了環衛職工的積極性,從根本上解決了城區建筑垃圾偷倒、亂倒的問題。
三是發揮協會作用,多方面保障職工權益。為促進我市環衛事業的健康發展,環衛協會積極發揮上聯下達的橋梁紐帶作用,組織人員學習考察,了解行業動態,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工作模式,環衛骨干素質得到進一步提升,環衛工作得到更好開展。同時忻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工會也積極組織開展職工趣味項目比賽,不僅豐富了職工的業余生活,還增強了身體素質,提升了團隊凝聚力。管理處婦委會在市婦聯的幫助和指導下全面開展婦女工作,通過組織女職工進行家庭敬老尊老教育和五好家庭創建宣講活動,逐步提高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是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持續在全處開展“每車每天節約一升油,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的活動,為扶貧工作提供資金支持。駐村工作隊積極發揮駐村優勢,在走訪貧困戶的實際調查中,不斷摸索脫貧致富的新方法和新路徑,進一步精細組織,強化責任,集中智慧力量,統籌政策資源,探索符合實際、增加村民收入的脫貧奔小康之路,全力以赴抓好精準扶貧各項任務落實,讓貧困戶看到脫貧希望,增強脫貧信心,激發脫貧干勁。
鋪就文明之路,撒滿文明之花,忻州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通過一攬子實際舉措提升了城市整體風貌,既擦亮了“面子”,又充實了“里子”,讓文明之風吹向了忻州市的每個角落。 (張 曄)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