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頭條>>忻州頭條>>正文
打造綠色基地 促進轉型升級
全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2020年11月04日 10時35分   忻州日報

全市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打造重要綠色能源基地這一戰略目標,不斷推進電力項目建設,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為全市新能源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取得長足的進步。

10月30日,記者從忻州市政府召開的全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9月底,全市新能源發電裝機總量645.25萬千瓦,占全市電力總裝機1211.25萬千瓦的53.27%,新能源發電裝機總量全省第一。其中:水電裝機規模206.8萬千瓦,占全省水電總裝機的92.8%,排名全省第一;風電裝機規模278.05萬千瓦,占全省風電總裝機的19.7%,裝機量居全省第二;光伏發電137.3萬千瓦,占全省光伏發電總裝機的11.11%,裝機量居全省第四;另外全市還有生物質能發電3萬千瓦、垃圾發電2.4萬千瓦、瓦斯發電17.7萬千瓦。

此外,全市核準(備案)在建的新能源發電項目53個,總建設規模332.45萬千瓦。其中風電項目44個298.05萬千瓦,集中式光伏項目3個2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項目5個12.9萬千瓦,垃圾發電項目1個1.5萬千瓦。全部順利建成后我市新能源發電總裝機將達到977.7萬千瓦。

同時,我市認真貫徹落實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要求,積極推進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山西天寶年產300套風電塔筒項目、繁峙奧博年產500兆瓦光伏組件項目等一批新能源裝備制造項目相繼投產,推動相關裝備產品本地化供應,有效降低項目建設成本,整個產業鏈形成良好態勢。

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打造綠色能源基地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進一步緊抓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這一歷史性機遇,堅持不懈落實各項任務,推動產業發展,彰顯忻州優勢,促進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打造重要綠色能源基地這一目標。

一是堅持項目為王。當前,新能源項目建設成本不斷下降,國家補貼逐漸退坡,到2021年風光發電將全面進入平價時代。我市將進一步結合國家關于新能源發展的有關政策,積極推進三峽千萬千瓦級綠色能源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重點謀劃一批推動全市可再生能源進步和成本下降的技術創新項目,可再生能源與儲能、氫能、農業、生態等相互融合的融合發展項目,在用戶側實現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電力系統集成的綜合能源項目,以及推動農村清潔供能、鄉村振興結合的農村能源革命項目等一批新能源示范項目。

二是強化電力外送。推動全市綠色能源外送輻射,進一步提升電力消納能力,積極推進“晉電送浙”“晉電入皖”等特高壓外送通道列入國家“十四五”電網規劃并落地實施。

三是加強新興能源發展利用。加快干熱巖資源開發利用,推動原平干熱巖地熱供暖示范項目建設。推動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穩步推進氫能產業發展,支持忻府禹王焦化、原平新石焦化、岢嵐鑫宇焦化技術創新,穩步推進焦爐煤氣及可再生能源制氫,力爭在全省氫能產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是強化新能源產業鏈延伸。推進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打造風電、光伏裝備制造產業,加快形成牽引發展新引擎。推進我市依托法蘭向電力裝備制造拓展,推進電力裝備企業向成套化、系列化和高端化發展。

全力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規模化發展,是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關鍵引擎。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提供政策支持、搞好配套服務。

一是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截至9月底,有15個45.95萬千瓦風電項目尚未開工建設,按照國家要求亟待并網,否則將轉為平價上網項目。我市將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解決一批制約項目建設“卡脖子”難題,加快推進全市已核準(備案)新能源項目建設。

二是持續創優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我市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優化“一枚印章管審批”,進一步爭取能源領域重大投資項目,實現互利共贏,推進企業做大做強,發揮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的引擎帶動作用。

三是加強科技創新。依托山西奧博能源電力有限公司、偏關晉電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成立能源領域科技創新平臺,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中優先支持能源類項目,以提高全市能源產業質量,促進新能源技術創新。

四是爭取政策扶持。推進忻州新能源產業全面發展,打造忻州重要綠色能源基地,對于進一步改善貧困地區發展方式、促進脫貧奔小康,進一步改善資源型地區發展方式、促進全面轉型有著極為現實的示范意義。加大宣傳,積極爭取國家、省以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全面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中爭取更多政策傾斜。

新能源產業發展優勢得到充分利用

忻州地處中緯度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且轄區內大多為山地丘陵,形成了比較豐富的風力和光伏資源。光伏方面,我市是國家確定的太陽能二類資源區,忻州西部和東北部大部分區域年日照有效時數在1700小時以上,根據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編制的《忻州市太陽能發電規劃》,除已投產運行和在建項目外,大量荒地及未利用地可開發建設約150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風電方面,我市風能資源風向穩定,屬于國家確定的風能四類資源區,按照中國福霖風能工程有限公司編制的《忻州市風力發電規劃》,除已建成和在建風電項目外,全市平均風速6.5m/s以上的區域還可布局約600萬千瓦的項目。我市還有豐富的秸稈生物質能和水力資源。此外,我市緊鄰京津冀都市圈、雄安新區和長三角經濟帶,電力外送優勢十分明顯。我市因地制宜,科學決策,新能源產業發展優勢得到充分利用。

多措并舉促未開工項目開工建設

我市高度重視全市風電項目建設,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溝通協調,及時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及存在困難,針對項目接入電網手續辦理問題,2019年6月市政府主要領導專程赴山西省電力公司進行溝通對接,爭取支持;2020年1月市政府針對未開工風電項目召開約談會予以警示,項目單位簽訂了開工承諾,并由其上級公司針對承諾內容附注意見。

針對15個未開工風電項目,市政府2020年10月15日以《關于全市未開工風電項目有關情況的通報》(忻政辦函[2020]157號)文件進行全市通報。同時指出,項目單位獲得風電建設規模后不開展有關工作,沒有積極推進項目開工建設,長期占用我市建設指標和并網消納空間,圈而不建,極大地損害我市風電產業的健康發展,影響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和稅收收入的持續增長,損害了我市公共利益。

為切實維護我市公共利益,市政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未開工風電企業要排除不確定因素,盡快明確開工時間并啟動建設;二是相關縣級人民政府結合與項目主體企業簽訂的資源開發協議及相關框架協議等合同文書,要求相關企業兌現協議承諾,否則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協議內容追究相關企業違約責任;三是對于核準滿2年且開工前準備工作無實質性進展的項目,在項目核準期滿后,依法決定不同意其核準延期申請,同時上報省級能源部門作廢其項目建設計劃,收回其所占風場資源,按照政策法規重新組織競爭配置,避免出現圈而不建、長期占用建設指標和并網消納空間的現象。

科學合理保障新能源發展競爭優勢

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發電持續快速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成本顯著降低,國家能源局在資源優良、建設成本低、投資和市場條件好的地區開展了一批平價風光發電項目試點,并從2021年開始全面實行風光發電平價上網。

市政府將采取四條措施來保障我市新能源發展的競爭優勢。一是積極引導企業科學合理規劃項目,扎實做好前期工作,避免資源浪費;二是進一步落實國家關于新能源項目建設的優惠政策,強化要素保障,進一步降低土地等非技術成本;三是積極推進新能源產業鏈延伸,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發展和技術更新,相關裝備產品本地化供應,有效降低成本;四是引導企業優化項目管理,有效降低運行成本。

(本報記者 徐國華)

(責任編輯:盧相汀)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