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國梁
鳳凰鳴于高岡,梧桐生于朝陽。
近年來,我市著力打造半導體材料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忻州經濟開發區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挺起轉型升級脊梁,忻州之“芯”成為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跳出忻州看忻州、站位山西看忻州,以全產業鏈為最大特點的忻州半導體產業園,與太原電子信息創業產業園、長治光電產業園共同崛起形成了山西半導體戰略性產業集群的三大支柱。同時忻州經濟開發區引進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骨干企業,比如說中科晶電、山西華晶恒基公司等。
特別是在省、市兩級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中,2020年6月,市政府與中北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北大學半導體學院”“中北大學半導體產業創新研究院”“中北大學半導體學院就業實習基地”同時揭牌成立。這些戰略合作的誕生以及相關機構的成立,正是政府充分發揮政策優勢與園區企業的技術優勢,院校發揮多學科融合、人才資源密集、基礎研究扎實的綜合優勢,優勢疊加優勢的亮點舉措。
“十三五”期間,我市唯一一所省重點實驗室落戶忻州經濟開發區,中科晶電集團聯合創始人陳宏榮獲山西省科技創新特殊貢獻獎,忻州經濟開發區與省內其他四個開發區成功入選山西大中小企業融通型創新創業特色載體支持名單……一項項驕人業績和巨大進步,忻州經濟開發區點亮了半導體新材料產業園區“芯片”之火,照亮了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航程。
開發區要成為轉型發展的主戰場、創新驅動的主引擎、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是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賦予忻州經濟開發區建設的光榮使命。
我市資深經濟研究人士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忻州及山西的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形成一個非常良好的發展態勢,初步構建起三大產業集群。未來的山西,一個投資123億元打造的“梧桐芯洲小鎮”,將以集設計、制造和銷售為一體的半導體集成服務商總部基地的面貌展現在世界面前。
乘勢而上,要素保障,“半導體新材料”首位產業勢頭強勁
2017年9月,忻州經濟開發區充分發揮情緣、人緣、地緣優勢,以山西華晶恒基公司藍寶石項目成功落地為切入點,率先搶鏈。
在硬件設施建設中,爭時間,搶速度,建設標準廠房和配套人才公寓。在提升服務質量上,積極推行無償代辦手續制、首席服務官制等措施。在營造“六最”營商環境的同時,大力開展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產業鏈招商。
經過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提鏈,先后引進中科晶電、北緯三十八度、臺灣德晶等企業團隊建設半導體產業園。初步形成了從超純材料到晶圓襯底、外延、蝕刻、芯片制造、封裝的半導體產業鏈雛形,集成了忻州經濟開發區首位產業。在2019年山西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并提出了打造以太原——忻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半導體產業集聚區的宏偉目標。特別是《山西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已將忻州列入重點培育的半導體產業集群。以此為標志,忻州經濟開發區半導體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引領全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標志性、牽引性項目。
截至目前,忻州半導體產業園共有15個項目,合計總投資190.9億元。其中5個項目產品已下線,3個續建項目,4個新開工項目,3個項目計劃年內開工建設。
2020年1月,忻州半導體產業園入駐企業北緯三十八度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和忻州中科晶電信息材料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6G毫米波集成電路研發及其工業化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經省科技廳核準立項,成為我市唯一一所省級重點實驗室。
2020年6月,北緯三十八度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全力申報山西省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攻關專項,并使大功率高性能基站射頻模塊及組件和超寬帶高性能基站射頻模塊及組件項目成功立項。
先行先試,優化服務,忻州經濟開發區增量配電網初步構建
2020年6月,經省能源局批復,忻州經濟開發區通匯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取得電力市場交易資格。在管委會的領導下,通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國有售電公司。該公司開展服務型售電業務,統一代理半導體產業園區內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2019年6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規范開展第四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的通知》(發改運行〔2019〕1097號),確定忻州經濟開發區為國家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單位。
去年,該區已完成《忻州經濟開發區核心區東片區增量配電網規劃(初稿)》,并于2019年11月上報省能源局待審;2020年3月經公開招標,確定上電新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主導、通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參與的聯合體中標,成為忻州經濟開發區增量配電網業主單位。2020年5月,開發區管委會與上電新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忻州經濟開發區核心區東片區增量配電網建設運營合作備忘錄》,對下一步各項安排確定了約束性框架;今年6月完成了增量配電網運營公司的組建,公司名稱為“忻州市上通聯合電力有限公司”。
目前,忻州經濟開發區增量配電網區域第一座110KV變電站可研工作已完成,同步完成增量配電網2020-2021年近期規劃并已報審。
增量配電網試點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管委會在市能源局的指導和國家電網忻州供電公司的支持下,采用“中標業主單位暫時代持存量電力資產物權單位股權”的辦法,化解了增量配電網“確定業主”過程中股權分配的爭議,確保了忻州經濟開發區增量配電業務改革順利推進。
增量配電網的建設運營,將為域內企業用電客戶帶來全新的用電體驗。電網建設速度的加快,將為項目落地提供更便捷的電力保障;社會資本的參與,將進一步激發創新創優活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隨著電力體制改革電價機制的明晰,增量配網靈活的電價機制和多元化的增值服務,必將為域內企業帶來更多的實惠。
搭建平臺,創新孵化,開發區兩園區科技成果轉化成績顯著
目前忻州經濟開發區內已建立項目孵化基地和忻州市大學生創業園2個雙創平臺。
2009年開發區創立項目孵化基地,2010年被山西省委組織部授予“山西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稱號,2012年被山西省財政廳和中小企業局授予“山西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稱號。
2015年,忻州經濟開發區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建立忻州市大學生創業園。通過實施“人才強區、科技興區”戰略,采用“政策性導向、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運營模式,借助北京中關村的優勢資源,在中關村e谷(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專業化運營下,為大學生提供從項目挖掘、創業服務、投后管理等一條龍項目管理服務。創業園共孵化服務了200余個創業項目和企業,目前入駐了信息技術、文化創意、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的大學生創業企業78家。
2018年9月,山西省發改委正式認定忻州經濟開發區為山西省第二批省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區域類示范基地。
2019年12月,在上級相關部門的有效指導和大力支持下,通過嚴格標準、細化任務、全面實施,忻州經濟開發區與全省其他四家開發區成功入選山西省大中小企業融通型創新創業特色載體支持名單。
園區創建以來,先后成功培育出高新技術企業11家、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10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所、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企業9家,園區企業共獲得知識產權數量100余件。
經過幾年的風雨兼程,忻州經濟開發區先后獲得國家級創業服務標準化試點、國家級眾創空間、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眾創空間等十余項榮譽稱號,2016年-2018年連續三年榮獲山西省文明單位稱號。
創新為上,用非常之力,點燃主引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忻州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創新為上,用非常之力,在傳統產業升級、“六新”項目建設、創新生態發展等方面發揮主引擎作用,激活新動能,奮力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取得新成就。
在傳統產業升級方面,通過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以智能化技改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加快山西蜀中藥業有限公司醫藥現代化擴能技改項目建設進度,爭取早日達產達效,形成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的新優勢。
以陽煤忻州通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布朗礦山機械(山西)有限公司等裝備制造公司為重點,推動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積極推進一批裝備制造業項目早落地、早投產,進一步擴大增量規模。
在“六新”項目建設方面,圍繞八大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集群,重點培育半導體產業,以項目需求為導向,保障生產要素,提升服務水平,對開工項目統籌謀劃,倒排工期,快速推進,確保項目盡快建成投產;對投產試產項目加強運行調度,努力開拓市場,盡快實現滿負荷生產。
特別是以半導體產業為首位產業,按照“首位產業、首要任務、首先扶持”的思路,強化精準招商,完善系列扶持措施,優化配套要素,多措并舉,全力推進半導體產業發展。
在園區建設方面,持續深化“管委會+公司”運營機制改革,聯合更多優質的社會資本,構造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樣化、運營管理市場化的模式。建設標準廠房,推行“新九通一平”,進一步加強“標準地”出讓和使用全程管理,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在招商引資方面,不斷學習借鑒發達地區的先進理念和經驗,以思想大解放推動招商引資大發展。注重抓好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產業鏈招商,形成新的招商主體。同時,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重點抓好早儲、精招、重落、強服、助建、快投六個環節,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
在構建創新生態方面,繼續發揮創業創新的優勢,加快推進智創城建設,激發創新發展新動能,并用好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級創業服務標準化試點、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政策,推進區內“雙創”載體提檔升級,以創新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堅持按照“六最”要求,在采取“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的服務模式,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并聯審批的基礎上,實行“首席服務官”制度,解決要素配置,持續創新審批機制,優化審批流程,加快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使更多事項不見面辦理,提升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
開發區強則經濟強,開發區興則經濟興。經過五年多的發展,忻州經濟開發區發生了質的變化,成為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主戰場、主引擎、主力軍,形成了忻州特色的開發區發展模式。面對即將開啟的“十四五規劃”新征程,忻州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丁利田表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狠抓落實,理順體制機制,創新為上,解決好發展問題,不斷深化開發區改革創新,釋放開發區活力,為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