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國梁 通訊員 郝 偉
![](/__local/C/3D/12/CBE4B4027C140301A8AA3293E09_0B0B688A_13FBD.jpg)
圖為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宣講相關法律法規。溫振華攝
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近年來,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把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建設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陣地,深刻認識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創建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豐富普法內容,創新普法形式,整合利用資源,加強設施建設和管理,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為加強法治忻州建設、提升全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推動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當好法治忻州建設的“排頭兵”。在省高級人民法院和市委的領導下,市中級人民法院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傾力建成了以“兩室兩中心一廳一區域一長廊”為主體,集展覽、體驗、教育作用為一體的綜合性法治宣傳教育場地,打造了“以案釋法、實地體驗、媒體傳播、主題宣講”四合一法治宣傳教育平臺。近日,該院被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評為第五批“省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成為全省獲評的15個基地之一,為全市的法治建設和普法宣傳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篤行不怠,勇毅前行。幾年來,忻州中級人民法院先后榮獲“全國庭審直播先進法院”“全國法院司法宣傳先進單位”等榮譽,在“七五”普法中期督導和總結驗收中受到上級充分肯定。2020年,該院“133”普法工作模式被評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創新案例”之一,該院被指定為“忻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被省社科聯命名為“山西省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
依托“兩室一廳”,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該院建成法治宣傳教育室,精心制作“法治習語”版面,圖解字述并配以音視頻展示,開辟專門陣地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宣傳憲法精神和民法典,制作群眾通俗易懂的法律圖標、版畫,并購置大量的法律書籍和法治宣傳手冊,實現了“看得見、聽得懂、摸得著”的立體式普法效果。
同時,該院建成院史陳列室,以新中國法治進程以及忻州法院歷史發展為主線,根據法院審判執行職能和工作特色分別設置展區,既通過珍貴歷史資料展現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司法為民的風采,又全方位展示了法治文化、司法功能、訴訟常識等內容,有效發揮了法治宣傳教育作用。在該院陽光大廳設置了以“法”“和”為主題的大型法治銅版畫,“法”主題銅版畫主要講述中國法治史,“和”主題銅版畫則側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突出“為民、和諧”司法理念。
此外,在陽光大廳設置大型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普法宣傳內容,并在大廳擺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掃黑除惡、疫情防控、黨內法規以及各類法律學習宣傳展板,在法院專門講解員的引導下,多方位、全角度向群眾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自2016年以來,該院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51場次,接待各級領導以及社會公眾等各類參觀者上萬人次。
依托“兩中心”,以信息化手段創新普法方式
該院充分發揮信息指揮中心信息化、視聽化、容量大的優勢,將其打造為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一方面,信息指揮中心可連線全市法院所有數字化法庭,參觀者在該中心可以詳細了解庭審現場的全過程,原告如何陳述,被告如何辯解,法官如何審理,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將該中心作為展示該院特色宣傳工作、播放該院法治宣傳教育視頻的主陣地。
近年來,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積極學習借鑒當前普法新舉措新方法,由干警自編自導自演、自主拍攝的6部法治宣傳教育微電影、微視頻分別斬獲3個國家級獎項、5個省級獎項,該院更被中央政法委評為首屆“四個一百”優秀短視頻賬戶,視頻拍攝制作已逐步發展成該院普法宣傳的特色項目之一。
該院充分發揮訴訟服務中心最貼近群眾、訴訟常識運用多、直接化解矛盾糾紛的優勢,設立專門導訴臺,在提供導訴服務的同時開展訴訟常識、法治知識宣傳教育服務。同時,大力推進訴訟服務中心信息化、智能化建設,設置庭審直播區、自助查詢機、訴訟服務多功能終端等設備,群眾在享受高效訴訟服務的同時,更可以借助各類設施查詢法律、咨詢流程、了解常識,接受日?;?、基本化的法治宣傳教育。
此外,該院堅持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大力推進審判流程、執行信息、庭審和文書公開四大平臺建設,并初步形成集兩微一網、抖音、快手、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澎湃問政為主體的新媒體矩陣,努力完善更加便民、利民的“智慧”普法服務。
依托“一區域”,突出以案釋法宣傳教育功能
該院充分用好審判區域,利用可容納300人的大法庭和數量充足、功能齊全的8個中小法庭,開展旁聽庭審、法治講堂、模擬法庭等專題宣傳教育活動。2016年以來,累計有40余萬名群眾旁聽庭審,接受了最為直觀的普法教育。特別是中院多次選取專門案件針對特殊群體開展旁聽庭審活動,例如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民告官”行政案件,組織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旁聽庭審;選取典型職務犯罪案件,組織紀檢及相關單位公職人員旁聽庭審;選取涉及學校學生的典型案件,組織未成年學生旁聽庭審;同時對社會關注度高、影響較大的案件專門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旁聽庭審,充分延伸庭審最直觀的以案釋法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以法庭為“主講臺”,自2016年以來聯合教育部門、學校開展模擬法庭活動11場次,開展法律知識講座46場次,受到了師生及群眾的廣泛歡迎和好評。該院黨組高度重視以案釋法工作,制定下發《關于建立以案釋法制度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法官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把普法、釋法作為職責之一,就案講法,釋明法律依據和裁判要點,在提高服判息訴率的同時切實履行好普法責任。
針對群眾關注的階段性熱點、焦點法律問題,充分利用司法案例資源,編印《以案釋法案例匯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充分發揮典型案例普法宣傳和警示、規范的引導作用。
2016年以來,累計編撰案例分析、案件快報、以案講法信息300余條,緊密結合社情民意,融合情、理、法,以身邊案、身邊人、身邊事,用更易讀懂、更快領會的形式進行貼近群眾、生動有效的普法宣傳,引導群眾規范行為,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法治宣傳教育效果。
依托“一長廊”,注重發揮法治文化引領作用
該院精心打造特色家事審判文化長廊,整個文化長廊以“孝悌忠信、仁愛和平”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基調,以“孝道傳承”為主線,融合和合之道、千古家訓、名人家風、審判文化、法官講法五個主題,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當事人及群眾宣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合之道、父慈子孝、夫敬婦愛、兄友弟恭等傳統家庭美德和價值觀念。
審判桌以“家”字造型放置,審判員的圓弧桌和當事人對向而坐的橢圓桌寓意家事審判的宗旨——“用心審判,讓親情歸港”。只設審判員與書記員席,不設原、被告席,以房子造型制作的“丈夫”“妻子”等席卡,體現司法的寬容、包容,構建濃郁的“家”的溫馨氛圍,只為在案件審判過程中盡可能修復情感、彌合親情、消除對立。
潛移默化的圖文宣教,不僅為家事糾紛當事人上好“無聲”的第一堂課,更成為對群眾進行法治宣傳教育的特色陣地之一。
一直以來,該院高度注重結合審判實踐、地域特色和民生實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針對環衛工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較多的問題,法官主動到市環衛處為環衛工人開展專題法律宣傳咨詢服務;針對部分學校發生的“校園暴力”和刑事案件,法院主動邀請該校學生參加法院“公眾開放日”和“模擬法庭”活動。2016年以來,忻州中院累計開展“法律六進”活動120余次,編印專門法治宣傳教育手冊4萬余冊,受眾群體超5萬人。
4月13日,在“省級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揭牌儀式上,該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以揭牌儀式為契機,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的示范和引領作用,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常態化開展群眾性法治宣傳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干部群眾的法治觀念,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切實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忻州新篇章筑牢堅實的法治基礎。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