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頭條>>忻州頭條>>正文
我市大力發展規模化種養業助力鄉村振興
2023年07月05日 10時31分   忻州日報

近年來,我市牢記領袖囑托,堅決貫徹落實農業“特”“優”戰略,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種養、提升精深加工、擴大品牌效應、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聚焦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大力推進忻州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全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規模經營主體逐步壯大。全市培育發展農民合作社13968個,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7個、省級122個、市級254個;注冊家庭農場4286個,其中省級示范家庭農場63個、市級46個、縣級93個。在各類經營主體中,規模化種糧主體已發展到2800余個,種植面積42.7萬畝,占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的6.6%。其中經營土地面積50—100畝的有794個,100—200畝的有1634個,200—500畝的有98個,500畝以上的有82個。我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民從“小生產”走向“大市場”,從分散經營走向專業化、規模化經營,成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力量。

雜糧產業穩居全省之首。雜糧是忻州最具資源優勢的特色產業。近年來,全市雜糧種植總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約占全省的1/4,總產量在60萬噸以上,約占全省的1/3,均居全省之首。種植的雜糧有四大類、20余個作物種類、600余個品種。其中,紅蕓豆、藜麥等在國內市場占有重要地位,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位居全省第一,莜麥、馬鈴薯等位居全省第二,單品種植面積最大的是谷子,面積在100萬畝以上。全市年銷售收入百萬元以上的雜糧企業171家,年銷售收入51億元,培育雜糧食品精深加工企業82家、省級雜糧龍頭企業25家,發展雜糧合作社1500余個,吸收帶動種植戶55萬余戶。我市于2014年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雜糧之都”稱號,形成“一都七鄉”國字號品牌矩陣。忻州雜糧于2018年被農業農村部等九部委評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我市“中國雜糧之都”產業融合園區為部省共建的“國家級雜糧市場”,2022年被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評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形成了“世界雜糧看中國、中國雜糧看山西、山西雜糧看忻州”的產業地位。

果蔬產業基礎堅實穩固。全市水果種植總面積43.7萬畝、總產量在16萬噸以上,其中梨20余萬畝、6萬余噸,占比40%左右。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40萬畝左右、總產量約100萬噸,其中露地蔬菜34萬畝、產量73萬噸;設施蔬菜6萬畝、產量27萬噸。按蔬菜種類看,辣椒種植面積最大,主要集中在東六縣,面積穩定在20萬畝左右。各類果蔬產業經營主體迅速壯大,全市規模經營主體100余個,蔬菜加工企業40余家,年加工23.3萬噸。其中,辣椒企業31家,年加工5.5萬噸,開展辣椒訂單生產,80%以上的原料和初加工產品會銷往全國各地。

中藥材產業布局初步成型。我市中藥材資源豐富,品類有300余種,其中黃芪、臺黨參、巖青蘭(毛建草)為我市道地中藥材品種,規模種植10余種,總面積36萬畝,產量1.5萬噸,產值約3億元。其中黃芪種植面積最大,約22萬畝。目前,全市已構建形成東部以繁峙、代縣、五臺為重點縣的中藥材野生撫育基地;西部以五寨、岢嵐、寧武為重點縣的中藥材人工種植基地。同時,發展種植加工企業及合作社150余家。代縣被認定為全國有機農產品(黃芪)基地縣,“代縣黃芪”獲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畜牧業規模化發展漸成主流。全市各類規模養殖場、企業及合作社達到3000余家,畜禽養殖規模化比重達到75%。連續開展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創建活動,先后對165家規模養殖場進行掛牌促建,全市65%的規模養殖場在設施裝備、生產技術、管理制度等方面達到標準化養殖水平。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草食畜發展迅猛,去年牛羊出欄量達382萬頭(只),占全省的28.4%。全市培育肉制品精深加工企業14家,年可加工1萬余噸。岢嵐柏籽羊肉、神池羊肉、偏關羊肉3個品牌被認定為地理標志產品。(記者劉鑫林)

(責任編輯:盧相汀)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