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頭條>>忻州頭條>>正文
五寨縣以特優農業示范基地為抓手全力推進鄉村振興
2023年07月13日 10時53分   忻州日報

五寨縣前所村胡蘿卜種植基地。 劉篤效攝

走“特”“優”之路,繪振興畫卷。近年來,五寨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特色農業種植試驗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充分釋放特色農業優勢,全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五寨縣特色農業種植試驗示范基地位于“八十里米糧川”腹地的小河頭鎮和胡會鄉交界處,占地總面積3472畝。由鑫豐盛農業、益康農產品、紫潤農牧業、正道良田農業、瑞雪食品、綠農園農業、優草農業、中科農業、正和堂藥材、芪神藥業10個示范主體組成,分為甜糯玉米、雜交谷子、雜豆擴繁、中藥材4個試驗示范區,示范種植3類作物129個品種(其中甜糯玉米區示范種植24個品種1848畝;雜交谷子區示范種植9個品種1034畝;雜豆擴繁區示范種植96個品種268畝;中藥材區示范旱地黃芪育苗和移栽技術322畝)。輻射帶動小河頭、前所、胡會、東秀莊、孫家坪周邊5個鄉鎮47個村,有力推動甜糯玉米、小雜糧、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引領帶動全縣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經過兩年的試驗示范,該基地成為晉西北地區有機旱作農業的“試驗田”、雜糧產業的“展示窗”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高地”。

——在選育技術上下功夫,推動產業提標增產。堅持試驗新品種、示范新技術,整合資源力量,集聚人才技術,在抗旱品種篩選、種質資源挖掘和高效栽培技術推廣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針對性破解該縣雜糧品種單一、品質退化、產量下降等發展瓶頸,選育出適合五寨種植的5個雜糧新品種,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12項,為160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主推適用技術,引導6600戶脫貧戶種植主導品種,形成甜糯玉米標準化體系1個,特別是張雜3號、秦雜6號等品種的谷子種植面積達13.2萬畝。晉糯20、萬糯8號、萬糯2000等品種的甜糯玉米種植面積達6萬畝,雜糧種植面積達35.4萬畝。2022年基地內種植農作物畝均增產400斤以上,產值增加500元以上。

——在培育龍頭上做文章,推動企業提質增效。結合基地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壯大10家示范主體。健全完善“示范種植—精深加工—線下線上銷售”為一體的產業經營模式,提高產業發展的規模化、標準化、特色化水平。依托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雜糧、甜糯玉米等產業園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推進“前端”優質高產、“中端”精深加工、“后端”對接市場,全力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鏈條完整的特色產業集聚區,促進經營主體數量做多、規模做大、實力做強,為示范基地引領發展提供穩定支撐。2022年10家示范主體產值突破2.26億元,新商標注冊達到10個。

——在帶農益農上求實效,推動農民提能增收。健全帶農益農聯結機制,將農民嵌入到種植示范基地的各方面、各環節,多措并舉助就業,千方百計促增收。崗位安置一批。基地種植、收獲時節可提供就業崗位160個,今年已帶動農戶154人,帶動脫貧戶、監測戶84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務工吸納一批。在年終加工銷售環節吸納務工人員320人,以穩定加工3個月測算,人均可帶動收入1萬元。輻射帶動一批。2022年示范區輻射帶動5鄉47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499元,同比增長6.7%;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13102元,同比增長14.4%。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立足農業特色優勢,全縣初步形成以甜糯玉米、雜糧、馬鈴薯、中藥材等優勢產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下一步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思路,不斷深化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全面擴大‘建設一點、帶動一批、形成一片’的輻射效應,真正把示范基地打造成農業現代化的‘新引擎’。”五寨縣委負責人表示。(記者王國梁)

(責任編輯:盧相汀)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