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五寨縣青楊嶺風力發電場,一臺臺風力發電機矗立在群山之巔,不斷地生產和輸送清潔能源。 本報記者 劉紀森攝
近年來,我市錨定打造全省綠色能源產業基地的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持續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聚焦完善體制機制、項目建設、全方位發展,實現了產業保障強化、提質提速,產業類型多點突破,完成了增產保供各項任務,彰顯了能源大市優勢。全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了全省前列,蹚出了一條具有忻州特色、綠色低碳、優質高效的轉型發展新路。
截至目前,全市電力總裝機1642.81萬千瓦,其中綠色能源裝機929.21萬千瓦,占比達到56.56%,綠色能源裝機中,風力發電裝機533.62萬千瓦,占全省風力發電裝機的24.3%,在全省排名第二;光伏發電裝機174.99萬千瓦,占全省光伏發電裝機的11.5%,在全省排名第二;水力發電裝機206.8萬千瓦,占全省水力發電裝機的92.2%,在全省排名第一;生物質能發電裝機13.8萬千瓦,占全省生物質能發電裝機的15.9%,在全省排名第二。此外,全市目前還有已核準(備案)的新能源在建項目22個共149.95萬千瓦,預計今年全市新能源裝機將突破1000萬千瓦。
聚焦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產業保障不斷強化
我市加快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優化工作職能,強化制度支撐,從體制和經濟運行機制上促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強化機構建設。按照市委機構改革的總體部署,市能源局于2019年1月28日正式掛牌,同時各縣(市、區)政府也同步組建了縣級能源管理部門。市縣兩級能源管理部門實現了機構組建、職能優化。二是強化政策引領。印發《忻州市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忻州市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三年行動計劃》《關于加快風電光伏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全市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支撐。三是優化營商環境。全市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為爭取能源領域重大投資項目、推進企業做大做強、發揮能源行業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的引擎作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聚焦項目建設,推動產業發展提質提速
一是推動重大項目建設投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市新能源項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晉北風電基地39個共330萬千瓦風電項目建成投產,完成投資約260億元;全市1574座光伏扶貧電站建成投產,有效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偏關、五寨、神池等縣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建成投產,實現農林生物質廢棄物“變廢為寶”。一大批投資大、帶動能力強的新能源項目落地投產,有效帶動全市經濟快速發展。
二是強化項目建設保障機制。全市緊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千方百計推進全市新能源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項目調度機制,并定期通報各縣(市、區)新能源項目建設推進情況;進一步強化領導包聯機制,圍繞項目建設、手續辦理等方面,開展市、縣領導點對點幫扶,有力有序推動項目實施;進一步強化項目建設考核機制,對未完成建設任務的縣(市、區)和單位進行跟蹤督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
三是夯實項目儲備謀劃基礎。我市結合國、省關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積極謀劃布局了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綠色能源基地項目,有力促進了全市新能源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謀劃五臺西龍池二期、代縣黃草院、定襄菜咀山、偏關明燈山、代縣雁門關、五寨南峰等一批資源和實施條件優越的抽水蓄能電站,進一步提升了全市電力消納能力和電網調節能力。目前,五臺西龍池二期、代縣黃草院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已納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重點實施項目,并已開工建設;謀劃代縣500千伏、寧武500千伏新能源匯集站等變電站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全市電網接入能力;謀劃岢嵐、河曲等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進一步推動了全市農林生物質固廢綜合利用。
聚焦全方位發展,促進產業類型多點突破
我市持續促進企業協同發展,加強上下游產業配套協同,形成產業合力,推進新能源、新產品全面開發。一是加快謀劃電力外送通道建設。謀劃“晉電送浙”“晉電入皖”項目,規劃建設煤電一體化項目和千萬千瓦級綠色能源基地,總投資約1000億元,目前已上報國家能源局,爭取調整列入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同時,全市立足區位優勢,正在積極謀劃匯集富余清潔電能,將“綠電”輸送到京津冀和雄安新區,進一步強化電力外送輻射能力。二是強化新能源產業鏈延伸。我市全力推進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打造風電、光伏裝備制造產業,加快形成牽引發展新引擎。推進依托法蘭向電力裝備制造拓展,推進電力裝備企業向成套化、系列化和高端化發展。目前,繁峙奧博光伏組件項目、原平中信博高科技追蹤支架項目、河曲中能匯通儲能電池項目等大批新能源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山西天寶集團被列為全省風電產業鏈6家“鏈核”企業之一,山西富興通重型環鍛件、山西金瑞高壓環件、山西雙環重工3家公司被列為全省風電產業鏈“鏈上”配套企業。此外,我市與三峽集團在忻州經濟開發區共同打造忻州市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區,首個入園項目江蘇一道新能源科技公司年產10GW光伏電池片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占地約480畝,項目已于2022年8月開工,預計2023年10月投入試生產。三是加強新興能源發展利用。我市不斷加快干熱巖資源普查,推動地熱資源和干熱巖資源開發利用。穩步推進氫能產業發展,支持忻府禹王焦化、原平新石焦化、岢嵐鑫宇焦化技術創新,穩步推進焦爐煤氣及可再生能源制氫,力爭在全省氫能產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本報通訊員)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