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第五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和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復核通過企業公示名單,定襄縣4戶企業入圍。
其中,山西管家營法蘭鍛造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選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山西恒躍鍛造有限公司、山西寶龍達鍛造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昊坤法蘭股份有限公司入選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復核通過企業公示名單。
如果把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能力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看作是“績優股”,那么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在產品領域逐漸形成優勢和規模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就好比是一只“藍籌股”。
“小巨人”帶動產業升級
正值中伏,山西中工重型鍛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在車間的東側,總投資約2500萬元的小型環鍛生產區也正在加快建設。作為山西管家營法蘭鍛造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該公司智能精密制造產品均為航天航空、動力能源等高端裝備制造的關鍵基礎材料件,產品制造工藝及技術裝備均可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已然成為企業轉型和產品升級的“新引擎”。
“管家營法蘭鍛造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山西省2023年度重點上市后備企業,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經費支出,在科技創新領域深耕細作,在關鍵領域取得了一些‘補短板、填空白、強支撐’的重大成果。”公司副總經理徐淵斐在介紹企業科技創新時說道。一大批關鍵領域基礎技術和科技創新產品的產業化攻關,為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企業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細分領域開辟賽道、實現領跑提供了強力保障。
包括管家營股份有限公司在內,定襄縣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達8戶。這些企業大型鍛壓設備和機加工設備數量不斷增加,并向大型化、智能化發展,產品技術、工藝技術、裝備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突破。
定襄縣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頭部企業”在延伸產品種類、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不斷革新和發展,引領和帶動了定襄鍛造產業整體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實現了產品升級和技術換代,促進了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放水養魚效果顯現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必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近年來,定襄縣沿著“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發展路徑,加速關鍵要素集聚,促進產業協同高效,構建完備產業生態,不斷厚植全縣高質量發展的穩固根基和力量源泉。2021年,定襄縣成功入選省級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2022年,定襄經濟技術開發區被確定為省級大中小企業融通型創新創業特色載體。
今年以來,定襄縣搶抓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專業鎮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認真貫徹省委“兩個轉型”戰略發展目標要求,緊緊圍繞“提升”這一主題,持續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特別是按照定襄法蘭專業鎮建設“12356”發展思路,把開展“專精特新”和科技型企業培育提升行動作為法蘭鍛造企業轉型升級方向所在,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五大集群”和法蘭鍛造產業“七大領域”精耕細作,為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積蓄力量。
思路對、碩果結。除了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外,7月13日,定襄縣9戶企業也成功入選2023年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公示名單。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公示后,定襄縣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達到8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5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52戶,位列全省第一方陣。
鍛造產業是定襄的傳統產業、優勢產業和民生產業。在鍛造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縣委、縣政府堅持市場主體數量倍增和質量提升兩方面同步發力,全方位實施規上企業、“兩化”融合企業、“軍民融合”企業等“六大提升工程”,打造更多“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單項冠軍”企業,全方位筑牢定襄加速崛起的根基。同時,聚焦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持續拓展生產性服務平臺、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標準體系平臺三大平臺功能,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共生、雙向賦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為全面開展全產業鏈和全供應鏈招商、著力引進一批關聯企業、形成產業集聚、推動產業協同發展、提升產業整體實力奠定堅實基礎。
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實踐的過程更是一個能動的過程。
“著力將定襄法蘭產業打造成千億級產業集群,力爭實現‘一鎮帶一方、一方促全盤’的鏈條式集群發展。”定襄縣在專業鎮建設中的目標既遠大又切合實際,既重點突出又兼顧整體規劃。
目標已定勢必達。定襄縣在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不斷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法蘭鍛造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道路上將持續發力,更多的“小巨人”“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將帶動整個鍛造產業披荊斬棘,實現高質量發展。 (張玉虎)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