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頭條>>忻州頭條>>正文
偏關:黨建引領基層善治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本報記者 郝永峰
2023年09月12日 10時08分   忻州日報

郡縣治,天下安。

地處山西省北部的偏關縣古時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三關首鎮,晉之屏藩”之稱,一地之治關系著中原王朝的穩定與安全。如今,在新的時代發展中,偏關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受歷史因素和傳統治理模式影響,如何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成為新的發展考題和時代命題。偏關縣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在健全基層治理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創新舉措、探索路徑,全力推動基層“深耕善治”,有效助力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構建基層治理“大格局”

“您別著急,我們現在就派人去您家看看情況。”“您把要買的藥名寫好,我一會兒讓人給您捎回來。”“您這個建議挺好,我們先記錄下來,討論后會盡快答復。”……初秋的一個上午,走進偏關縣聚福苑移民新村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書記兼居委會主任賈英正和工作人員忙著為群眾解決各種問題。這一天,正是社區的固定“接訪工作日”,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法律顧問以及居民代表認真接待每一位來訪群眾,耐心傾聽群眾的訴求。文化墻上,“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推動基層社區治理”的宣傳欄分外耀眼。

每周三的“接訪工作日”,是聚福苑移民新村社區在基層治理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途徑,更是偏關縣以黨建為引領有效推進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


偏關縣為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星級文明戶頒獎授牌。 郝文俊攝

在偏關,基層治理體系最核心的是堅持“黨建統領”。偏關縣以“書記工程”領航基層治理,形成了三級書記一起抓、全縣上下一起干的“大黨建”格局,構建起“縣有指揮部、鄉有指揮所、村有戰斗堡壘”的三級聯動抓基層治理工作格局。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堅持一線工作法,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充分發揮黨員干部領題調研的“探頭”作用,讓基層“末梢”變治理“前哨”。

黨建“一子落”如何激發治理“滿盤活”?偏關縣著力完善體制機制,通過完善黨內生活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制度、領導包聯制度和清單報告公示制度,形成了務實管用、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通過健全完善統籌化推進機制、清單化落實機制和常態化調度機制,推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有序運行。同時,強化組織領導、責任落實、督查指導和考核考評工作,確保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

多元共治寫好基層治理“大文章”

基層治理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善用“十個手指頭彈鋼琴”。家底不清,難以當家。長期以來,集體資金使用不明、集體資產經營不善、集體資源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在農村普遍存在,成為制約基層治理的關鍵癥結所在。如何“破冰”,考驗著偏關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決心和智慧。偏關縣以“清化收”工作為契機,建立清查制度和定期報告制度,特別是對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和集體經濟薄弱的空殼村,實施一村一案、一村一策,突破難點,全面推進。

樓溝鄉柏家咀村位于偏關縣城南端20公里處,歷史悠久,交通便利,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偏關縣委、縣政府臨時駐地。“清化收”工作開展以來,柏家咀村成立了集體資產“清化收”領導小組,通過召開專題會議、走訪宣傳、建立工作臺賬、開展合同規范行動,實現了該管的集體資產管起來、該化解的債務化解掉、該收的費用收上來。

“‘清化收’工作不但讓我們摸清了集體的家底子,更增強了村干部辦事的底氣。”柏家咀村黨支部書記顧升寬說。

多年沉疴一朝化解。柏家咀村“清化收”工作的成功開展,為全縣推動“清化收”工作提供了路徑,也是偏關縣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的重要突破。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偏關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又一關鍵舉措。偏關縣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以黨建為“指揮棒”,依托各鄉(鎮)自然稟賦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斷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新路徑。

樓溝鄉的迤西村集體、張家坪村集體、馬圈咀村集體通過股權抱團成立了“偏關縣樓溝鄉興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現共同發展;尚峪鎮南堡子村充分發揮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地域優勢成立了南堡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組織村集體成員到周邊林區、荒坡采摘,通過精細化包裝、市場化營銷和品牌化打造,成為增加村集體收入的特色亮點;萬家寨珍珠莊窩村抓住上級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機遇,回引本村在外成功人士,通過“村集體+企業”的模式,激發集體經濟發展活力……一樁樁案例,一個個事跡,壯大的是村級集體經濟,夯實的是基層治理的基石。

文明建設讓基層治理更具活力。新關鎮楊家嶺村通過政治引領、自治強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賦能“五治”融合的村級基層治理體系,由過去的信訪矛盾突出村變為鄉風文明示范村。新關鎮高家上石會村通過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同時,在原有日間照料中心的基礎上設立“長者餐廳”,讓村內的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乎飯”,讓老人樂享“舌尖上的幸福”。

數字賦能讓基層治理更加智慧。窯頭鄉積極探索基層數字化治理新模式,將數字建設和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形成了基層治理“一張圖”、數智鄉村“一張網”,實現了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一條條創新舉措,一項項治理成效,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路上,偏關大地正奮力繪就動人畫卷。

鄉村振興折射基層治理“新成效”

基層治理有效果,鄉村振興有力量。偏關縣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為鄉村振興筑牢了根基。

位于偏關縣城南的高家上石會村自推動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以來,不僅實現了由“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的山莊村鋪向“美麗鄉村”的蝶變,還通過建設儲藏窖和罐頭廠進一步延伸了梨產業鏈,讓村民的錢包變“鼓”,腰桿變“硬”。去年5月高家上石會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先后完成酥梨流轉土地500畝,變農戶分散經營為合作社統一管理。還建成2座酥梨儲存專用冷庫,可儲存酥梨約60萬斤。”高家上石會村黨支部書記高國珍介紹,今年將建成的示范園區梨銷售產值預計達80萬元,全村人均預計增收1370元。

新關鎮營盤梁村的村民們則嘗到了“積分制”的甜頭,憑著文明積分每月都可以到村子里的“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人人講文明,戶戶爭先進,“以德治村”的種子已經結出果實。

因“神牛開河”的美麗傳說而聞名全國的老牛灣村近年來隨著村內旅游產業規模的擴大,也一度帶來了經營主體相互壓價的不良競爭。對此,村“兩委”切實發揮組織引領作用,制定了《農家樂統一管理制度》,不僅對農家樂進行綜合管理,而且讓旅游經濟實現了有序發展。今年為提升民宿服務質量,還特別組織12名代表前往廣東省進行“民宿管家”職業技能培訓,為推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乾坤灣村。郝永峰 攝

與老牛灣村一衣帶水的乾坤灣村通過土地流轉,實施撂荒地整治利用、梯田美化、旅游路沿線彩化等觀光農業工程,進一步豐富鄉村旅游內容,同時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體,注冊成立物業公司,聘用本村及周邊村民30人,負責全村民宿區、游覽步道區的物業管理,帶動村民增收。

老牛灣鎮黨委書記楊劍青表示,基層治理能力的提升,不僅讓基層干部更有干事熱情,還讓鄉村振興更有活力。今后,力爭通過資源統籌、優勢互補等發展模式,實現從“一村富”到“一片富”再到“村村富”的目標。

基層治理,事關全局。偏關縣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基層治理體系,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全力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圖景!

(責任編輯:盧相汀)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