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滔滔流不盡,火熱奮斗踐初心。
九月的保德,大河奔流,濤聲依舊。這一方熱土,水清、岸綠、天藍,仿佛一幅鋪展開的生態畫卷。
連日來,本報高質量發展調研采訪小分隊一行5人,深入新農村建設示范點、馬鈴薯種子種植基地、重點項目興保鐵路暨大宗煤炭貨運集散中心項目二期工地……直赴現場、直達一線,親身感受了保德縣上下“以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爭一流的使命感”奮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節奏,記錄了這方土地上干部群眾砥礪前行、賡續奮進、火熱奮斗的一幕幕精彩瞬間。
“當下,轉型發展已成為保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征和重大使命??h委把轉型的戰略著眼點放在‘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總體能級提升上,在‘轉’的進程中完成‘趕’與‘超’的雙重歷史任務??h委以‘三項示范’建設為主線,以‘四大提檔升級’為抓手,團結、帶領全縣人民踔厲奮發爭一流,篤行不怠向未來,奮力在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征程上交好保德答卷?!北5驴h委書記李軍表示。
![](/__local/E/B6/94/7593E7043F5D05AFDDAA22DDEE1_F0DB0696_2A10D.jpg)
興保鐵路復線安家山河大橋
壯闊征程新起點,中流擊水勢頭盛。
一個個項目加速推進,一條條生產線建成投用,一處處工地機器轟鳴……保德縣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奏響了奮進的樂章,煥發出蓬勃的活力。
數據最有說服力。2022年保德縣多項經濟指標再創新高: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8.5億元,同比增長4.0%(全市第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全市第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7.64億元(全市第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4.086億元(全市第五),同比增長2.1%(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6.163億元,同比增長68.54%(全市第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89元,同比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19元,同比增長9.0%(全市第三)。
黃河岸畔奏響高質量發展強音
新征程,新起點,新遠航。全面發力高質量發展,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縣”保德正風勁帆滿,踏浪而行。
從披彩的棗園、飄香的田野,到黃河沿岸的治理整頓現場、城市雨污分流重要節點工程;從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貨運車輛,到保德南北兩個大宗貨運集散中心項目建設工地……無論是農人農機勞作的蹤影,還是重點項目工地機械的轟鳴,農人、鋤頭、安全工帽、施工車輛、大型機械……這些頗為活躍的轉型“因子和元素”描繪出一個個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細節,鏈接成了一幅幅美好保德的錦繡章節。
“今年是保德開展‘三項示范’建設的第二年,也是示范建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持續強化‘放眼全局謀一域、審時度勢抓要害’意識顯得尤為重要,要聚焦示范引領、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組織保障四大提檔升級行動,抓機遇、快作為、求實效,全力推動縣域經濟實現量變到質變。”李軍在接受采訪時說。
示范引領提檔升級,就是“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等工作成效要在發展中走在前列,取得突破性進展,創造更多標志性成果,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的跨越提升。在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層面,要端牢能源飯碗,用好每一分資源,集中打造以煤、電、鎂產業為主的貫通南北的全縣中部煤電化工走廊。在大宗煤炭物流集散中心建設上,集中打造以世新鐵路和萬镕煤業為龍頭的全縣南北兩大煤炭物流園區。建立以保德為集散中心的山西、陜西、內蒙古三省區煤炭交易流轉中心,以及智慧物流網絡系統。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層面,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引領,加強與沿黃兄弟縣的對接合作,積極爭取忻州市黃河流域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集中打造保德東部生態走廊和西部百里黃河風情帶,努力建設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爭取建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要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在保護黃河千秋大計中體現保德擔當。
項目建設提檔升級。牢固樹立“項目第一支撐”的導向,積極推進以商引商、以鏈引商,出臺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獎勵辦法,充分激發全社會招商引資積極性,迅速招引投產達效一批具有補鏈、強鏈、延鏈功能的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重點推進世新鐵路復線、萬镕煤業鐵路專用線、東恒煤業物流園區配煤中心、吉港冠宇水泥技改、華侖燃氣日處理50萬方煤層氣液化、中石油天然氣管網建設等項目。同時,對標對表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加快招引、培育、落地一批重大投資項目。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良性循環。
要素保障提檔升級。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全面優化資金、土地、能耗、環境容量、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等要素配置,最大限度增強要素資源的活力。用改革的舉措、市場的辦法,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作用,帶動社會投資,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組織保障提檔升級。領導干部要下深水、親自干、反復抓,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強督辦、協調、解決問題。抓好項目建設治安環境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強買強賣、強包強建、敲詐勒索、偷盜搶劫等違法行為,以專業、貼心、高效的服務支持項目建設。
![](/__local/8/DB/A8/40CD2ECD48CD93BD970C5F52EE4_31E4335D_2B165.jpg)
興保鐵路復線項目建設現場
一任接著一任干,凝心聚力促發展。保德縣黨員干部紛紛表示,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把各項目標任務抓到位、落到底。
重點項目牽引轉型全局
走進興保鐵路復線項目儲運裝施工現場,機器轟鳴聲、金屬敲打聲、鋼筋切割聲不絕于耳,載重車、吊車、翻斗車絡繹不絕,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個角落。
“連續幾個月來,興保鐵路復線項目施工人員搶工期、保進度,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目前,工程整體建設任務過半,為興保鐵路復線如期建成通車提供了有力支撐。”縣發改局局長翟培利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興保鐵路復線項目是省級重點工程。截至目前,項目東車場安家山河大橋280根樁基全部完成,19個承臺全部完成,墩身695米完成280米;武家溝特大橋136根樁基完成113根,14個承臺完成7個;馮家川3號隧道全長811米,已開挖完成225米,儲運裝施工210萬方土方已開挖完成205萬方,節點工序強夯25萬平方米已全部完成。儲煤系統結構物已完成70%?!拔覀兠刻焱度胧┕と藛T100余名,全力以赴趕進度,爭分奪秒趕工期,打造質量過硬、人民放心的精品工程。”中國鐵建大橋局興保鐵路復線項目現場負責人張立鶴說。
保德是忻州實施“西引”戰略的重點縣。走好“西引”之路,推動晉陜蒙能源與生態合作示范區建設,加快與晉北城鎮圈、長城金三角區域聯動發展,著力打造優勢互補、協同開放的發展高地,是擺在全縣人民面前的一道時代命題。
“強經濟必須強產業,強產業重在強項目。緊盯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以重點工作突破帶動整體工作穩步提升?!笨h委副書記、縣長韓朝煒表示,要狠抓項目招引落地、投產達效,打造“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滾動式項目建設格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最近召開的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和市委五屆五次全會頻頻傳出的關鍵詞是:“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
“連續2年全縣GDP過百億——122億、138億,無不包含了全縣上下砥礪前行、團結奮進、乘勢而上的一份份努力?!表n朝煒說,實現振興崛起,要有事必功成的信心,更要有滾石上山的付出和努力。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是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加快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完善市場公共服務專業化全周期配套、主動對接融入“晉陜蒙”市場建設……一個個具體目標、一項項制度創新、一條條政策措施,看得見、聽得到,全是付諸行動的舉措。
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突破,積厚成勢。近年來,保德縣錨定優勢產業,向項目投資要潛力,向轉型升級要效益,向營商環境要競爭力。
蹚出鄉村振興新路徑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為鄉村振興蹚出了一條新路。
鏡頭一:鄉鎮書記同臺“比武”,現場“過招”
近日,縣委組織開展了鄉鎮“大比拼”活動。11位鄉鎮黨委書記輪番上臺,聚焦鞏固銜接的難點、焦點、熱點,圍繞組織領導、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項目進展和資金支付、問題排查整改、“三支隊伍”管理等工作,談思路、曬亮點、講經驗、比實效。
在全縣營造了“你追我趕、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為促進鞏固銜接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奠定了堅實基礎。
鏡頭二:縣鄉村聯動,“七個抓手”鞏固成果
始終把鞏固銜接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縣委、縣政府統籌抓,書記、縣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行業部門專項抓,鄉村兩級直接抓,幫扶干部駐村抓,督導檢查倒逼抓,層層壓責任,層層抓落實,予以政策與制度“雙保障”。
三年來,全縣制定下發監測幫扶、產業就業、搬遷后扶、駐村幫扶等60余個鞏固銜接政策文件,進一步強化了政策支撐,提供了工作遵循。全縣三年實施38個專項行動,確保常態化排查、及時化整改、責任化保障的“三化”機制有效運行。
鏡頭三:行穩致遠,糧食生產實現“七連豐”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保德縣加大農業投放力度,讓第一產業發揮主導作用,全縣糧食產量實現了連續7年大豐收。
2022年,保德縣糧食種植面積達33.79萬畝,糧食產量1.3億斤,為歷史最高年份。全縣瓜菜播種面積達1.06萬畝,產量4.28萬噸。全縣接續建設22萬畝有機旱作農業基地。全縣良種覆蓋率達100%,累計實施高標準農田10691畝。
“種了這么多年地,從來沒有現在這么好的政策、這么高的收入。”義門鎮暖泉村村民趙繼繼激動地說。
鏡頭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保德縣依托“三省通衢”區位優勢和物流運輸比較優勢,創新實施務工就業“以獎代補”政策,不斷壯大赴陜西府谷、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等地省外務工規模,打造了一支新時代“走西口”勞務大軍。
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全縣脫貧勞動力務工人數達24925人次,其中省外3586人次,收入近2000萬元。
與此同時,縣里錨定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的目標,全力以赴,真抓實干,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近三年來,縣里共安排產業項目資金3.3億元,用以鞏固提升特色種植、規模養殖、農產品加工、紅棗、生態、特色林果、溫室大棚、鄉村旅游、農村電商、光伏等10大鄉村特色產業,以此來推動“特”“優”產業集聚成勢。
截至目前,保德縣共有農產品加工省級龍頭企業3個、市級5個,農業企業30個、家庭農場35家,認定幫扶車間7家。2022年農產品加工企業年銷售收入完成10.5億元,同比增長8%。打造“谷香保德”“保德油棗”等區域公共品牌。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保德縣努力將農村打造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掀開“一泓清水入黃河”新一頁
“黃河治理,旨在保護,重在治理。全省‘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啟動以來,縣委、縣政府站在對黨、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高度,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有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縣決策者信念態度很堅決。
保德縣是全省19個、忻州市3個沿黃縣份之一,黃河流經全縣63公里。
縣委把“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作為牽引全縣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的“一號工程”,加快推進河道、岸線生態修復治理,全面鋪開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工程,保護和治理齊頭并進,全力推動項目工程落地見效。
截至目前,該縣“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在凈化黃河灘涂方面。加強河道監管巡查,持續開展“清河行動”。全縣共排查排口47個,已規范整治10個,采取封堵措施31條,其余6條事關雨水排口。清理灘涂、溝壑及地表沖溝39處,清運積存固體廢棄物1227立方米。增購清污船,全天候在天橋庫區上游保德段水域巡河、清理漂浮物,已出動清理30余次,清理漂浮物40余噸??h城雨污分流工程正在加快建設中,預計10月底前完成管網建設。
在綠化公路斜坡方面。沿黃6鄉鎮共整理坡面7.9萬平方米,植樹500株,修剪樹木40公里。
在美化沿黃公路方面。安排資金4000萬元,對沿黃公路兩側65處建筑物進行拆除,現已拆除53處,剩余12處將在月底前完成,并在拆除區域留足空間,實施景觀、驛站等項目。規范門店經營51家,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度”。美化沿線墻體立面4.52萬平方米,整治綠化景觀點11處,新建標準排水渠220米,清運各類垃圾1.6萬余立方米,并常態化保潔。加大沿黃道路揚塵治理力度,增購霧炮車、機掃車,常態化開展清掃作業。
在嚴控1公里方面。保德縣沿黃1公里內有企業29家,經核查19家符合產業政策,其余10家企業因產業政策、工藝等問題存在爭議,已聘請省里相關領域專家進行評估論證,結果待出。對29家企業進行了全面排查整治,發現22家企業共存在38個環境問題,其中立行立改20個,已全部整改完成;限期整改18個,目前已完成整改16個。
在管控10公里方面。推進總投資1881萬元的朱家川河保德縣石堎灣至楊家灣段河道治理工程(已開工)和總投資175萬元的朱家川河保德段建設污染源在線視頻監控系統項目(正在立項)。開展了沿黃1至10公里內企業(15家)排查整治工作,14家符合產業政策,依法依規取締1家。
縣委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提高站位,積極作為,把最高的標準、最實的舉措、最硬的作風落實到沿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全過程,確保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努力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作出保德貢獻。
奮進正當時,實干在當下。現在,保德縣大力倡導“發展是硬道理、業績是新擔當、交賬是軍令狀”的工作理念,深入落實“負責任、動腦筋、講良心”的工作要求,匯聚力量、久久為功,形成了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有力推動、有效突破的生動局面。(記者 王國梁)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