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雙萬噸環保煤炭物流園調度室內,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工作。
本報訊 走進寧武縣旭陽能源有限公司調度中心,只見工作人員或緊盯大屏幕,觀察現場生產情況;或坐在電腦前,發出一聲聲調度命令,電話鈴聲不斷響起……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到達的空車采用定量快速裝車系統,實現了地面裝車過程全部智能化,使煤炭裝運過程更加自動化、安全化。
“我們現在停靠的是剛接入的兩列C80萬噸空車皮,每列是固定的108節,總載重是1.08萬噸。裝車采用雙軌同時進行,兩組萬噸列車可以不停車進行移動式定量裝車,裝車完畢可自動平煤、定量,目前每天可實現3到5列C80萬噸。”旭陽專用線鐵路負責人徐百雨說。
寧武雙萬噸環保煤炭物流園項目緊跟國家“公轉鐵”政策,一期工程占地576.63畝,鐵路專用線12公里,環保儲煤倉棚35萬立方米,倉儲庫120萬立方米,為群眾提供了良好的就業環境,也帶動了修理、配件零售、餐飲等行業發展,真正實現了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的快速轉變。寧武旭陽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說:“公司依托國能集團雙萬噸復線年運力3億噸的運輸大通道籌建的智慧物流項目,2023年累計發運260列,總計發運113.68萬噸,有效帶動了勞動就業300余人,持續帶動了寧武縣交通運輸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
物流園可通過朔黃、黃大等鐵路專用線,將本地區的煤炭資源運往黃驊港、東營港等地區,并借助神華集團搭建銷售平臺,實現貨物直達,打造自有銷售體系。同時,利用朔黃線返空車皮運輸價格優勢,將民需、工缺、農用物資運送到寧武物流園區,通過“互聯網+物流”新零售模式,建設以寧武為中心,輻射陜西、內蒙古和晉西北地區的現代化大型物流配送集散基地。李云飛說:“2024年,我們計劃按雙萬噸要求完成2000萬噸發運量,計劃建成1000萬噸煤炭配選車間、智慧物流中心、配貨展示中心、調度指揮中心、檢疫中心、車輛服務中心、加油(加氣)站、充電(換電)站、集裝箱碼頭等,力爭早日打造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智慧物流疏解中心。”
寧武雙萬噸環保煤炭物流園項目借助雄忻產業轉移和太忻一體化發展之機,大力發展通道經濟,以通道帶物流、物流帶貿易、貿易帶產業,將交通優勢逐步轉化為物流優勢,全面融入“大循環”“雙循環”格局,實現互聯互通,成為助力寧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賈志永 路碧瑤)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