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名網紅王寶(左)與神池兄弟月餅青年主播高永勝(右)共同直播銷售神池餅。 鄭志東攝
鄉村要振興,關鍵在人才,希望在青年。
近日,團中央青年發展部公布2023年度共青團服務鄉村振興優秀案例,共青團神池縣委“創新體制機制抓電商,推動強農惠農促振興”案例成功入選。
去年以來,共青團神池縣委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主線,按照共青團“兩助兩幫”和開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的要求,創新推行“654”工作機制,廣泛深入地運用“青耘中國”等青字號工程品牌效應,培育壯大電商市場主體、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促進農村電商的提質增效,搭建起青年與電商、青年與鄉村振興的橋梁紐帶,探索形成青年助力鄉村振興的“神池模式”,走出了一條青年電商強農、惠農促振興的新路子。
鍛造六支專業隊伍
只有專業的,才是更好的。
為進一步推動電商惠農戰略的實施,加強電商對鄉村振興的帶動作用,2022年7月,神池縣成立縣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地點設在團縣委。作為全省唯一承擔數字辦職能的團組織,團縣委開展現代化的組織管理試點工作,執行每周例會制度和“654”工作機制,引進阿里巴巴旗下團隊協作工具Teambition開展高效辦公,采用SMART績效分配工作法部署和分解工作任務。通過不斷健全完善,最終形成了以共青團為骨干,工信局、鄉鎮數字辦、工商聯、供銷社、電商協會等為補充的“6+1+N”數字經濟工作力量體系,逐漸構建起了縣鄉聯動、高效協同、全域推進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機制。
創新五種發展模式
在依托數字賦能推動鄉村振興方面,團神池縣委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探索中形成“主體培育+數字賦能”“青耘中國+助農聯盟”“人才輸送+平臺加持”“政府引導+多元場景”“龍頭企業+定點幫扶”數字電商賦能鄉村振興的“神池模式”。
一是“主體培育+數字賦能”發展模式。引進4家外部電商機構來神池注冊公司;通過政策扶持,新增電商經營主體28家;以鄉鎮團委為主要力量,成立鄉鎮數字辦,推進龍泉鎮榮莊子村輕奢露營地和東湖鄉三山村認養農場等電商類項目4個,壯大村集體經濟;舉辦青年電商培訓班,培育青年電商主播30余人,其中1人入圍團中央尋訪“青耘中國”公益主播200人名單,該青年領辦聯村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1個,年網絡銷售額突破100萬元,帶動當地6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二是“青耘中國+助農聯盟”品牌模式。依托“青耘中國”品牌優勢,加強全省優質農產品供應鏈基地建設,以電商惠農為目標,以直播電商為抓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3場“青耘中國”直播助農系列活動,累計帶動農產品上行達到456.33萬元。
三是“人才輸送+平臺加持”服務模式。堅持“精準滴灌”的人才培養理念,持續加大對青年電商人才的培養和輸送。開展返鄉在鄉大學生青年電商創業就業夏令營系列活動,遴選18名大學生開展電商創業,并為每個人提供500元開店補貼和總計7.5萬元創業紅包補貼,一周內大學生助農帶貨額達到6.34萬元。搭建“大美神池”消費幫扶平臺,助銷農產品50余萬元。團神池縣委還將發起成立“青耘中國”助農聯盟,開發“青耘優選”小程序,團結更多企業和青年助力鄉村振興。
四是“政府引導+多元場景”帶貨模式。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有效破解農產品銷路窄、推廣難的問題。舉辦“青耘中國”助農專場帶貨、短視頻創作大賽、旅播大賽、“晉情消費”等活動,共邀約外部主播27人,總粉絲量達到1544.77萬,營造了濃厚電商氛圍;組織10家電商企業和5名青年網紅參加“鄉村e鎮”網紅直播帶貨大賽,3人獲一等獎,1人獲三等獎;參加河北肅寧國際電商博覽會、福建廈門數字中國峰會等大型活動。2023年1至8月,網絡零售額較去年同期環比增長134%,網上訂單量增長241%,電商帶動產業轉型和農民增收取得顯著成效。
五是“龍頭企業+定點幫扶”幫帶模式。鼓勵神池縣龍頭電商企業與各鄉鎮形成結對幫帶關系,實現產業增值、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神池縣曦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每斤高于市場價0.5元的價格訂單收購脫貧戶種植、采摘的沙棘果,通過精深加工生產出獨具地方特色的優質飲料。通過與知名電商平臺“東方甄選”合作,打造爆款網貨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深受消費者好評,年銷售額增加2600余萬元,產業幫扶示范帶動效應凸顯。
構建四大保障體系
只有高效保障,才有持久動力。團神池縣委強化政策、資金、項目、人才四大保障,為電商惠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一是以政策保障為牽引,助力高質高效發展。參與編制了《神池縣電子商務“十四五”規劃》《年度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出臺制定了《支持和促進青年在電商惠農產業創業就業的行動計劃》《培育一鄉(鎮)一電商主體工作方案》和《神池縣電商產業獎補實施細則》等文件,形成以產業扶持、物流補貼、榮譽激勵、人才保障、金融供給、基地獎補等全方位政策保障體系,助推全縣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以資金投入為支撐,推動產業品質升級。爭取縣級財政資金800.64萬元用于青年發展和電商惠農工作。其中73.3萬元用于支持全縣特色食品專業鎮和鄉村e鎮項目建設,20.64萬元用于青年人才培訓和青年創業就業項目,投入450萬元用于青年電商初創項目和電商主體培育、物流云倉建設項目的獎補。
三是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提升大局貢獻度。參與《神池縣電子商務十四五規劃》的審定,編制《年度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出臺支持青年就業創業的“青十條”政策文件,開展鄉村e鎮項目推進、專業鎮電商化轉型、電商主體培育獎補、助農消費幫扶平臺的搭建等重點工作,不斷推動電商產業“人、貨、場”等要素的科學聚集,形成“產業+電商+配套”的可持續發展電商生態體系。
四是以人才培育為引擎,夯實電商發展基礎。先后組織300人次的黨政青年干部赴杭州開展數字經濟轉型培訓,提高了各部門對電商惠農戰略的認知和行動自覺;選派縣內60名青年電商從業人員分6批赴杭州進行跟班實操實訓,提升了企業電商業務部門的營銷能力;將青年創業就業夏冬令營系列活動制度化,依托高素質青年農民培訓班,對農村待業青年、青年致富帶頭人等群體進行電商技能培訓,促進農村電商發展。團神池縣委還結合省校合作和全縣人才工作重點任務要求,出臺培育電商人才舉措,構建起全鏈條人才培養機制,打造電商人才集聚“新高地”。
東風解凍,草木萌動。在迎接又一個春天到來的美好時候,“青耘中國”的神池模式帶動效應仍在持續……(鄭志東)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