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頭條>>忻州頭條>>正文
文旅融合競芳菲
——我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4年03月26日 09時37分   忻州日報

寧化古城展新顏。 吳光宇攝

東風拂面春意暖,不負韶華與時行。

2023年,全市文旅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總要求,錨定打造新時代文化強市和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總目標,深入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推進文旅產品創新、業態優化、配套完善、服務提質,為實現文旅行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奮斗。

全市文旅產業乘著東風揚帆起航,交出了令人振奮的文旅“成績單”:高規格舉辦了“第五屆中國長城論壇‘長城兩邊是故鄉’文化旅游季”活動;云中河景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申報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岢嵐宋家溝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并入選文旅部“夏季村晚”示范點;市圖書館獲評國家二級圖書館;定襄農耕體驗之旅入選2023年第二期“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館長帶您讀忻州》系列短視頻,入圍2023年度中華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精品項目和優秀項目推薦名單;高標準承辦了第四屆山西工藝美術產品博覽交易會暨第八屆中國(山西)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五臺山慧養文化旅游片區建設被列為山西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重要內容;忻府區、五臺山成功創建省級文旅康養集聚區;忻州古城獲評省級文旅康養示范區;“梨花獎”舞臺藝術大賽改革初見成效……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榮獲“山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加強頂層設計 文旅融合走深走實

開展新時代黨的建設工程,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文旅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打牢思想基礎。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和抓基層黨建第一責任職責,將黨建工作與重點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將黨風廉政建設、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常態化納入工作計劃,扎實推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有效推動文旅工作提質增效。

實施法治政府創建工程,促進營商環境優化。完善法治建設工作機制,印發《2023年普法工作計劃》《關于公布公平競爭審查投訴舉報渠道的通告》等文件,法治機關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不斷優化全市文旅行業營商環境。全面落實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和執法三項制度,有效推動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堅決落實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將法治建設融入藝術創作工作,創排法治建設宣傳教育主題專題文藝晚會。

打造文藝精品 旅游景區提檔升級

開展舞臺藝術創作工程,推進文藝事業繁榮發展。創排《巖山寺》《徐繼畬》等一批優秀舞臺劇目;開展《班婕妤》劇本創作。《段家灣》受邀參加第三屆中國(金華)李漁戲劇匯展演,榮獲山西省第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巖山寺》《七品芝麻官》申報參加2024年山西省“兩節”優秀劇目展演。推進“梨花獎”舞臺藝術大賽改革,舉辦“梨花獎”藝術月,超額完成免費送戲下鄉任務。

推動服務效能提升工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以“奮進正當時 聚力譜新篇”為主題開展2023年全市群眾文化活動。全市共舉辦山西省農民畫優秀作品巡展、山西省剪紙大賽、民歌邀請賽3項省級群眾文化服務品牌活動。參加全省群眾文化比賽活動13項,獲一等獎6個、二等獎9個、三等獎14個、優秀獎14個。爭取省級彩票公益金資助公共文化建設項目11個,資金200萬元。全市二級圖書館由1個增加為4個。新建遺山公園和忻州古城2個城市書房。

依托項目帶動 文旅產業蒸蒸日上

開展品牌創建固本工程,做強忻州文旅品牌。出臺2023年全市龍頭景區“1+4”梯次打造培育計劃實施方案。新評定3A級旅游景區7家、2A級旅游景區4家,實現A級以上景區縣域全覆蓋。偏關縣乾坤灣旅游度假區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有效推動服務質量層級躍升。在市內打造“相約忻州”系列活動;赴全國6個重點城市舉辦宣傳推介活動;協助農產品直播電商平臺“東方甄選”在五臺山風景名勝區、雁門關景區開展旅游線路推介和帶貨直播。推薦偏關縣乾坤灣村、靜樂縣程子坪村、繁峙縣伯強村、原平市西莊村、五臺縣跑泉廠村、神池縣榮莊子村申報2023年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定襄縣農耕體驗之旅入選2023年第二期“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激發傳統文化魅力。17個非遺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6人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1項。申請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資金177萬元;申請省級非遺項目保護資金48.1萬元。大力開展非遺宣傳工作,不斷擴大忻州非遺影響力。組織“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直播6場;開展“非遺購物節”活動3次。組織全市典型非遺項目赴杭州、重慶等地參加文旅宣傳活動,讓忻州非遺項目逐步走向全國。持續加強文物活化利用,文保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爭取國撥經費4526萬元,省撥經費708.7萬元,共實施文物保護項目34項。利用政府一般債券全面加強低級別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落實資金2949.19萬元,保護項目22個。啟動第三批市保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劃定。建成市、縣兩級文物安全監管平臺,實現對國、省保兩線范圍內遠程監控。

堅持創新引領 文化事業全面開花

開展消費潛能釋放工程,促進文旅融合和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文旅項目落地,積極帶動文旅產業快速發展。印發《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關于促進文旅深度融合項目實施方案》。推動重點文旅項目開復工35個,新建9個,續建26個,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其中省級重點工程項目4個,包括云中河溫泉康養旅游項目、五臺山臺懷古街建設項目、清涼灣溫泉康養小鎮項目、忻州長城博物館(園)項目,實際完成投資4.1億元。大力推動康養和工美事業,有效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制定文旅康養集聚區工作推進機制,推動五臺山風景名勝區、忻府區成功創建省級文旅康養集聚區。云中河景區、忻州古城被評為省級文旅康養示范區,并獲得省級文旅康養專項獎補資金2000萬元。定襄晟龍木雕、繁峙晉繡坊、五臺山金石雕刻被評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新增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6個。舉辦了第四屆山西工藝美術產品博覽交易會暨第八屆中國(山西)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會和首屆忻州文創設計大賽,累計參觀人數達10萬人次,交易額達1400余萬元。

開展廣播電視提質工程,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可管可控。開展打擊非法安裝、銷售、使用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專項整治行動。全市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監管平臺建設完成,將市、縣兩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播出的節目(包括有線電視、地面數字電視和調頻廣播)信號納入技術質量監測,以智慧化手段賦能廣播電視監測監管,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調度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加快縣級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市、縣兩級體系進一步完善。

實施安全監管夯基工程,優化文旅市場環境。積極致力于開展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專項行動和打造旅游友好型環境、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工作,著力解決影響廣大游客旅游體驗的重點問題以及影響文旅企業公平競爭的問題,全面優化旅游市場營商環境與消費環境,持續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游客滿意度。全年作出行政處罰172項,通過簡易程序辦理153項、普通程序辦理19項。

開展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全面提升文旅人才素質。大力推動人才培養,不斷提高隊伍綜合素質。印發《干部教育培訓管理辦法》,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制定《2023年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培訓班次計劃》,全年共主辦各類培訓班3次,參訓180人次。積極推進山西省文物局《文物全科人才免費定向培養實施辦法》的落實,深入多所高中學校進行宣傳發動,提升了政策知曉度。2023年與山西大學聯合定向培養17名文物全科人才,主動接收并妥善安排文物全科人才寒暑假期間的專業實習,為其在交通、食宿等方面提供便利。為市博物館、市考古所各招聘了5名全額事業編制人員,充實基層文博人才儲備力量。

經濟發展飛速進步、文旅市場越發興盛、群眾體驗全方位提升。一年來,全市文旅系統始終堅決貫徹市委“發展是硬道理、業績是新擔當、交賬是軍令狀”的工作理念,秉持“負責任、動腦筋、講良心”的工作總要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擔當,全力聚焦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總目標,推動全市文化和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劉芝彤)

(責任編輯:盧相汀)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