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0/0D/76/E4BB316F1E128CAE9B2FAB613E5_4E8E7414_1AD89.jpg)
山西金宇科林科技有限公司40萬噸煤矸石高嶺土新材料智能化生產線建設工地。 本報記者 張存良攝
陽春三月,春潮涌動。
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我市以重點產業鏈培育、特色專業鎮建設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雙引擎”,加快科技創新賦能,在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統籌推進傳統優勢工業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特色鮮明,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態勢穩步呈現,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聚長補短 “鏈”接高端
工業強市,產業是王道。
產業競爭從來都是區域競爭的主賽道,當下的焦點已經轉向產業鏈競爭。
煤矸石是開采煤炭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棄物,以前煤矸石棄置不用,不僅占用大片土地,還會污染大氣、農田和水體。如今在山西金宇科林科技有限公司,煤矸石是生產高嶺土的“香餑餑”,一批批煤矸石經過粉碎、研磨、高溫煅燒等工藝加工后,“搖身一變”成了白色的煅燒高嶺土。金宇科林公司生產的煤系煅燒高嶺土,目前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打破了國外壟斷,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
依托忻州高嶺土資源優勢,金宇科林公司與采礦企業合作,共建規模化、現代化的生產線,提高采礦效率和資源利用率,成為山西省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全市“鏈主”企業取得“零”突破。未來,該公司將引進高嶺土下游應用企業,共建高嶺土應用基地,與包裝袋供應商、分散劑供應商深度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爭取編織袋生產線項目和分散劑生產線項目落地,提升產業集聚效應。
這是忻州重點產業鏈培育發展的縮影。市工信部門結合省、市重點產業鏈發展方向,著力推進高端裝備制造、鋁鎂精深加工、光伏、特鋼材料、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制造、現代醫藥、第三代半導體、新型儲能、廢棄資源綜合利用10條市級重點產業鏈提質增效。強化產業鏈核心企業地位,積極發揮帶動作用,提升上中下游企業合作效益。發揮政府統籌整合資源作用,在要素保障、市場需求、政策幫扶等領域精準發力,健全技術研發、產業化等協同推進體制機制,持續優化產業鏈發展環境。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精準招引配套企業,推動更多優勢企業融入省級重點產業鏈,引導其在單一細分領域進行深耕,為鏈上企業提供優質精良的產品與服務。
目前,我市已推薦利國磁性、云海鎂業、山西天寶等12戶企業申報省級重點產業鏈“鏈核”企業。偏關縣晉電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山西中盈萬維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山西晨輝鍛壓設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原平市興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東昌實業有限公司、山西佳誠液壓有限公司、山西冠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平恒信液壓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寶航重工有限公司、山西興旺達鍛壓有限公司、忻州南苑鋁業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忻州)有限公司等34戶企業成為省級產業鏈鏈上企業,2023年凈增數量位居全省第一,省級產業鏈的鏈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6.03億元。
做大做強 “專業”做優
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專業鎮建設就是“各做一盤菜,共做一桌席”。
在全面提升定襄法蘭、代州黃酒兩個省級重點專業鎮建設水平的基礎上,忻州聚力打造原平煤機、繁峙鑄造、寧武藥茶、定襄雕刻、神池特色食品、忻府溫泉康養、五臺鎂基新材料等市級重點專業鎮,推動省、市兩級專業鎮由規模擴張向量質并重轉變,打造“忻州精品”公用品牌。
定襄法蘭全面開展“平臺建設年活動”,推進“生產性服務、公共檢測服務、標準體系服務”三大平臺提質增效。定襄法蘭主導產業完成產值同比增長10.6%。
代州黃酒聚焦品牌建設,先后在紹興、成都、瀘州、長沙、南京、廣州、深圳、上海等地開展專題推介活動,知名度顯著提升,銷量大幅增長。代州黃酒主導產業完成產值同比增長61.9%。
繁峙縣是礦產資源富縣,以金礦聞名,以鐵礦稱雄,是全國少數鑄造全產業鏈全覆蓋的縣域之一,同時也是山西省公告鑄造產能最多的縣。繁峙縣按照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路徑,出臺方案,吸引更多鑄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推動“黑(鐵)白(鋁)黃(金)”產業提質降本增效,奏響綠色集群發展最強音。
原平市傾全力打造晉北煤機生產專業鎮,提高產品性能,壯大延伸產業鏈條,同時助力企業拓應用、創品牌、占市場、促發展,不斷優化原平煤機產業鏈結構,提升產業鏈價值。
神池縣用好中國亞麻油籽之鄉、中國北方月餅之鄉、全省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全省養羊重點縣4塊“金字招牌”,以胡麻、羊肉、月餅等地標特色產業為引領,以餅業公司、天牧科技等龍頭企業為依托,促進特色食品產業差異化發展,高質量推進特色食品專業鎮建設。
五臺縣白云石礦產資源豐富,發展鎂產業具有獨特優勢。該縣以培育打造專業鎮為抓手,圍繞汽車、3C產品、航空航天等領域輕量化材料需求,積極構建集設備制造、材料制備、產品加工、廢料回收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體系。
寧武縣以藥茶產業為特色優勢,借著打造特色專業鎮的良好機遇,在品質上、品牌上、市場上大做文章,加強藥茶基地建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不斷提升品牌效益、拓展銷售渠道、加快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真正把比較優勢轉變成經濟潛質,讓“寧武藥茶”走出忻州、走向全國。
定襄縣挖掘木雕和開發古建筑的藝術和商品價值,繼承傳統技藝,積極開展創新,聚焦定襄六寶、搭建行業協會、實施七項工程、開放三大展館、推動三旅融合的發展路徑,促進“產、人、文、創”協同發展,努力打造“定襄雕刻”專業鎮。
忻府區依托云中河、雙乳湖和奇村、頓村、合索等區域優質溫泉資源,對照特色專業鎮創建認定標準,在市場主體培育、主導產業壯大、創新能力提升、項目建設、市場拓展、招商引資等方面下大力氣,為全市打造有特色、有魅力、有品質、生產生活性價比最優精品城市不斷夯實基礎。
還有岢嵐航天、靜樂藜麥、五寨小雜糧、河曲海紅果、忻府固廢綜合利用等一批潛在市級重點專業鎮正在不斷壯大,逐步形成。
忻州市印發出臺《忻州市促進專業鎮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忻州市支持專業鎮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2023年專業鎮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忻州市特色專業鎮培育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系列文件,市級層面拿出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首批重點專業鎮率先突破、做大做強。按照“提升一批、認定一批、儲備一批”原則,對全市重點專業鎮進行梯次滾動培育。
被賦予全新內涵的“專業鎮”,正在成為忻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新型城鎮化、帶動就業增收、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正在持續沿著轉型的路子促進產品創新,推動“土”“特”產業升級。
目前,全市專業鎮主導產業完成產值259.64億元。2個省級專業鎮主導產業完成產值142.73億元,同比增長11.23%。
數智賦能 綠色轉型
升級就是轉型,轉型才能升級。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放大創新第一動力,新動能才能不斷積蓄,也才能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定襄天寶集團的遠程控制室內,墻上的3塊大屏幕分外顯眼。左邊大屏幕上顯示的是祥瑞云的能源管理系統,可以監測生產設備的用電情況,將用電自動轉換為碳排放量,同時也會實時顯示碳交易行情,方便企業購買;中間大屏幕上是MES系統的兩個看板之一,主要顯示按月統計的發貨量,各個工序報工數量、合格率、大小法蘭原材料庫存、原材料損耗率等各種數據;右邊大屏幕上是MES系統的另一個看板,上面顯示著當年產量、出庫量,每日原材料入庫明細,成品發貨明細等主要數據,可以實時察看每一件產品的生產進度。這是天寶集團的數字平臺,該平臺為法蘭企業數字化轉型搭建了供需交流平臺,實現了一屏統攬、一網服務。同時,定襄與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共同推出“定襄法蘭”價格指數,助推定襄法蘭產業數字化進程;積極推動山西富興通重型環鍛件、山西金瑞高壓環件、山西雙環重工等3家全省風電產業鏈“鏈上”配套企業向“鏈主”企業、“鏈核”企業的供需鏈、價值鏈靠攏……
原平市興勝機械、泰寶科技、佳誠液壓等8家企業跟省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聯手打造研發平臺、專業研究院、博士工作站、研究生實習基地,不斷探索多樣化創新組織方式,實施項目負責人制,建立以項目攻關為核心的中長期創新激勵機制,以科技創新頭號工程領跑行業。佳誠液壓新上馬的礦用自卸車液壓油缸、礦用成套輔助設備延伸項目,在全國16大露天煤礦中占有率達90%以上。智能型皮帶輸送機、高性能密封件、液壓支架、液壓油缸等一系列品牌產品,在全國市場大放光彩,數十種煤機配套產品進軍國際市場。330多項國家專利、專有技術,13家“專精特新”企業,5家“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讓原平煤機躋身全國煤機裝備制造大軍第一方陣有了“底氣”。據悉,全市煤機企業年產皮帶輸送機1200余臺、液壓立柱千斤頂1萬余支、液壓支架配套600多架、煤礦支護設備45.3萬余套、礦用密封件3000多萬套、其他設備2200余套,形成了多系列、多品種、高性能的煤機裝備制造體系。
目前,忻州已申報4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戶企業被認定為2023年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9戶企業被認定為2023年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2戶企業被認定為2023年省級智能制造試點企業,申報1戶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戶企業制造工藝被遴選為國家智能制造優秀場景,2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3戶企業成為山西省軌道交通產業鏈上企業,4戶企業成為我省高端裝備產業鏈上企業。
同時,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和開展化工園區認定。山西禹王煤炭氣化有限公司149萬噸/年炭化室高度4.3米焦爐生產線和忻州市鑫宇煤炭氣化有限公司100萬噸/年炭化室高度4.3米焦爐生產線按時關停并通過驗收。對生產運行的球團企業進行單位產品能耗達到準入值測算,部分企業達到準入值,其余未達準入值的企業到2024年底前單位產品能耗達到準入值。對保德縣、河曲縣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蘭炭生產裝置進行淘汰。按照省化工園區認定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部署,協助省級有關專家對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進行現場核查和資料審查,積極推進化工園區認定工作。
發展是硬道理,業績是新擔當,交賬是軍令狀。
工業有力量,經濟有活力。火熱的實踐是最生動的注腳。
奔跑在希望的春天里,不斷延展產業鏈、持續做大專業鎮,忻州必將挺起產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脊梁。(記者 任逢春)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