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頭條>>忻州頭條>>正文
靜樂縣讓“母親河”煥發美麗容顏
2024年05月20日 10時17分   忻州日報

汾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發源于神池縣太平莊鄉西嶺村,流入靜樂縣境后由北向南流經段家寨鄉、鵝城鎮、神峪溝鄉、豐潤鎮4個鄉鎮,全長42公里,靜樂縣境內流域面積達2031.8平方公里。

近年來,靜樂縣深入實施“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堅定不移抓落實的責任意識,推動實施汾河流域生態修復保護,通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把“一泓清水入黃河”這項重大的政治工程、生態工程、發展工程、民生工程寫入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走出生態立縣、綠色強縣的中國式現代化靜樂實踐新路。

保護生態,為下一代厚植綠色家底

位于靜樂縣城南部的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是不少居民每周必去“打卡”的地方。每天早晚時段和周末,公園內都會迎來許多騎車、路跑、跳廣場舞的居民。

在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服務中心主任李煜的心中,小時候的汾河川是實打實的“汾河灘”,春秋季刮起的大風裹挾著砂礫吹來,沒有人愿意在附近逗留。如今,汾河灘舊貌換新顏:春風習習間,蘆葦輕輕搖擺,這是《詩經》里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是唐詩里的“水綠山青春日長”,更是當代人眼中“在這里想你”的浪漫風尚。

近年來,靜樂縣下大力度開展汾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一任接著一任干,統籌謀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建成了占地面積約593.85公頃的汾河川濕地公園項目。項目建成后,對穩定流域內生態環境、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據監測數據顯示,靜樂縣域內汾河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常年穩定達Ⅱ類水質標準,個別月份汾河斷面出水口水質能達到I類水質標準。

“我家住在公園西面的村里,那邊20畝耕地都是我家的。農閑時候來公園打工,每月收入1000元。農忙的時候到地里干活,聽著嘩啦啦的水流聲,看著綠油油的山,非常愜意。”67歲的崖底村村民李泉泉說。據了解,濕地公園建成后,增加了近百個就業崗位,不少周邊的村民在這里從事保潔、巡護、防火等工作,人均月收入可增加1000元。李泉泉是汾河川國家濕地公園內的新打工人,公園的落成讓他生活的村子變了模樣,為他鋪就了增收的新路。

在汾河川濕地公園,各類植被按時序繁衍生長,各種鳥類找到了棲息的天堂。作為耀眼的汾河明珠,濕地公園為下一代靜樂人厚植了綠色家底。

治理污染,為母親河護好清澈源頭

保護修復汾河流域周邊生態環境,讓靜樂縣的外部生態得到了顯著改善。縣域內進行的多項工程,則讓當地人的生活品質隨之提升。

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洞子頭核心區的污水處理廠于2023年完工。該處理廠采用了改良A2/O+二沉池+絮凝沉淀除磷+V型過濾池工藝設計的污水處理中心,以更加生態、環保的方式,將城市污水處理成中水再利用。該項目與施工中的污水凈化中心尾水濕地建設項目共同配合,將進一步增強該縣的污水處理能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水源治理要先行。

圍繞生態環境整體提升開展的一系列流域治理、污染關停、設施改建等工程,不僅全面提升了靜樂縣的環保水平,更為汾河清水長流注入了活力。

為從源頭防范控制水污染,靜樂縣采取了多項具體措施。

連續3年來實施的雨污分流改造項目,截至今年一季度已經完成12.9公里,今年全部完工后,預計該縣的城鎮排水雨污分流管網布設將達到95.3公里。

東碾河是靜樂縣汾河的主要干流。該縣先后實施了東碾河城區段污水治理及防洪能力提升等工程項目。通過對汾河干流、支流開展流域治理及污染企業搬遷、關停,流域周邊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在靜樂縣段家寨鄉溝口村新建的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監測站內,各種自動化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著。監測站內收集的數據,將為相關部門監測水體、指導農業生產等提供重要依據。

聚焦關鍵核心,狠抓源頭治理,靜樂縣將汾河流域水源治理視為系統性工程,從水源保護、水體凈化、水質穩定、綜合治理等方面入手,通過實施各類保護、整治、管理工程,確保汾河流域水質連年穩定。連續5年來,汾河出境斷面水質均達到Ⅱ類水質標準。

強化落實,讓生態縣煥發綠色生機

全省正在實施的“一泓清水入黃河”近300個省級清單工程中,涉及靜樂縣的工程項目就有4個。扛牢政治責任,靜樂縣始終堅持將“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實施放在全縣工作的首要地位。

“提升汾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水平,做好治水興水大文章,這是關乎全縣高質量發展的大事、要事。我們要牢固樹立系統思維,提高統籌能力,堅持增綠與增收并進、治理與保護同步、環境與經濟同優的發展思路,不斷厚植綠色底色!”靜樂縣縣委書記宣文曉說。

靜樂縣全體干部強化責任落實,主動擔當作為,統籌推進項目建設,確保治理工作落地見效。

——高位推進,確保責任落實到位。該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主任,12個鄉鎮、36個成員單位組成的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人人立下“軍令狀”,以定期調度、不定期抽查、集中研究、全力攻堅的方式,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讓“軍令狀”能切實發揮監督、鞭策作用。

——清單管理,切實解決痛點難點。為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實施中發現的問題能夠整改落實到位,靜樂縣借鑒“清單制”管理辦法,將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工作的落實情況納入“清廉靜樂”考核范圍,以“一張清單”細化整改落實工作,逐一打鉤監督落實,確保工程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得到及時解決。

——多措并舉,全面提升治理成效。該縣堅持推動防范先行、聯合治理、多管齊下的方式,先后開展“鐵腕治污”、環保督察轉辦問題整改“回頭看”、查處違法排污百日行動等,并與周邊寧武、婁煩等地簽訂聯防聯控合作機制,全面提升治理成效。2023年,該縣在各類檢查執法中,共對5家單位實行行政處罰,責令2家單位限期整改,對1家單位實行停產治理,并向有關部門移送問題線索8次。

靜樂縣縣長居清平表示,靜樂縣將秉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切實為實現“山西母親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貢獻靜樂力量。

全面抓好“一泓清水入黃河”工作,保護母親河美麗容顏,靜樂縣守牢發展底線,筑牢生態屏障,讓縣域風光美起來、人居環境亮起來、汾河流水清起來的同時,書寫了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暢 雪)

(責任編輯:盧相汀)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