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露脸视频观看,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頻道>>頭條>>忻州頭條>>正文
黃土地上“秋點兵”
——全市今年項目建設觀摩檢查西線活動觀察
2024年09月25日 11時11分   忻州日報

寧武縣山西蘆芽山沙棘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 本報記者 范 濤攝

秋分時節的黃河,水豐河暢,堤固岸綠。

秋分時節的忻州西部,粱粒飽滿,谷穗彎腰。

舉全市之力,忻州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細化為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3個黃河流經縣、5個黃河流域縣,聚焦大保護謀劃儲備項目,發揮比較優勢建設推進項目,一批夯基礎、補短板、利長遠、惠民生的好項目接續落地建設,正成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缺項補齊 鏈條延伸 優勢產業集聚發展

工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岢嵐電子信息產業園內,國內首條新型柔性薄膜電阻應變計生產線在科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調試完成。同一園區內,華啟天成低空經濟智能無人機產研基地,年可生產600架支持各種豐富掛載設備的無人機。這些都是園區按照“產業園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理念,打造形成的覆蓋上游敏感箔材、中游電阻應變計、下游力學傳感器及無人機產品應用的產業鏈企業。航天科技產業園內,航天科普教育基地、航天科創中心、航天食品助力鄉村振興3個項目開工建設,又一條以服務保障為根本、產業轉型為目標、文旅科普為載體的航天協同創新產業鏈正在成形。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利用保德豐富的優質煤層氣資源,華侖燃氣項目一期可日液化處理30萬立方米煤層氣,同時與陜西府谷實現氣源調劑補充,有利于緩解供需壓力,延伸產業鏈條。

魯能河曲電煤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上榆泉煤礦智能化建設及環境提升改造項目,先后完成了智能采煤、掘進、巡檢機器人等52項智能化項目,同時完善了洗煤廠配套污染治理設施,實現了“富礦精開”,礦井生產效率等大幅提升。

保德世忻公司興保鐵路復線項目,新建線路21.8千米,按照環保及自動化標準設計增建2個受煤區及10個儲煤棚等,分期全部建成后煤炭儲運裝能力可達到每年9000萬噸,“公轉鐵”“散改集”讓煤炭運輸更環保更高效更便利。

新能源配套產業日趨豐富。

偏關中電金谷100MW混合儲能獨立調頻電站項目,采用國內首例超級電容混合儲能調頻技術,可為20倍于自身規模的新能源發電消納提供調頻支撐,填補了偏關縣新能源儲能電站空白,有效提高了晉西北區域新能源發電消納比例。

河曲斯艾新能源材料高端硅材料綠色循環可再生項目,建設年處理1萬噸廢棄硅泥提純制備單晶、鑄造單晶用多晶硅料及摻料項目,使周邊呼包鄂區域的單晶鑄錠、切片過程的廢棄物實現了有效再利用。

靜樂晉通新型智能光伏支架生產基地項目,可實現年產能1100噸鍍鋁鎂鋅組件邊框、新型柔性光伏支架、智能跟蹤支架、固定支架,將成為靜樂縣首家規上工業企業。

裝備制造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極。

國能朔黃鐵路神池南焊軌基地項目已正式啟動,這是國家能源集團唯一的焊軌基地,年設計生產500米長鋼軌1000千米。

河曲晉控裝備檢修服務中心二期項目近期已投產,面向晉陜蒙區域煤企開展液壓支架的檢修組裝業務,同時開展刮板輸送機、帶式輸送機等維修業務。

寧武大運華盛煤機裝備制造項目已具備生產能力,定位建成集生產、制造、維修、智能再制造和倉儲銷售于一體的煤機智能化裝備基地。

資源化再利用,讓固廢不再是綠色發展的“攔路虎”。

五寨蘊新再生資源建筑垃圾回收處理項目,年可處理各類建筑垃圾35萬噸,生產免燒磚等建材,既可消除環境污染,又可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岢嵐優享科技秸稈循環利用綠色器皿項目,探索當地秸稈資源再利用,生產餐具、水杯、文創工藝品等秸稈制品,有望實現就地取材,變廢為寶。

科技加持 政策賦能 “特”“優”農業高效發展

農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牢牢把握質量標準,堅定不移走高品質路線。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好收成離不開好種子。靜樂鵝城鎮瑞發祥雜交谷試驗基地培育的“忻谷33號”,是目前全省獲得登記品種中產量最高的雜交谷種。

保德腰莊鄉白家墕村馬鈴薯育種基地,引進新品種,800畝新品種配套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為全機械化耕作、集約化生產等創造基礎條件。

有了好的產品還談不上是有了好的商品,只有通過二產帶一產,才是農業產業化的“突破口”。

五寨縣甜糯玉米產業園項目,采用機器剝皮、巴氏滅菌、自動包裝、速凍隧道、智能庫房等工藝設備,每小時可加工27萬穗玉米,極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寧武沙棘撫育及加工項目,由蘆芽紅沙棘開發公司投建,在西馬坊等鄉鎮建設野生小果沙棘原料供給基地10萬余畝,同時新建生產車間和易拉罐等生產線及速凍冷庫,年生產沙棘原漿1萬噸、沙棘果汁5萬噸。同樣位于寧武現代農業產業園,年產100噸破壁靈芝孢子粉制品、牛樟芝、桑黃人工培育產品項目,擁有GMP生產研發車間、靈芝栽培和牛樟芝培育基地等配套設施,全系產品深受市場歡迎。

神池亞麻籽綜合加工項目,可年產亞麻籽油3萬噸。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發揮“中國亞麻油籽之鄉”地理標志品牌效應。神池冷鏈物流倉儲項目,發揮神池的區位交通優勢,依托分揀中心、神池糧食倉儲物流中心,有望打造成為晉西北單體最大冷鏈物流倉儲基地。

偏關縣正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000萬穗甜糯玉米項目,以窯頭鄉甜糯玉米種植加工示范基地為龍頭,健全完善種植、收儲、深加工、成品儲藏等甜糯玉米綠色生態產業鏈。水泉村三眼井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采取農牧并舉、種養結合、以農養牧、以牧促農的模式,打造特優農副產品,帶動周邊農戶增收。

以白酒、啤酒、醋、飲料等研發生產為主要功能定位,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洞子頭核心區低溫倉儲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已建設1條藜麥醋加工生產線,正在對接兩家白酒企業。

五寨東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大辛莊繁育場項目,建設集50萬頭生豬養殖、20萬噸飼料加工等為一體的生態循環養殖產業鏈項目,全部達產后,每年可向市場提供商品豬50萬頭。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各地精品示范村因地制宜實現“業興、善治、和美”目標。

寧武縣陽方村,以攜手進村莊、攜手進企業、攜手進陣地“三互進”活動為抓手,推進村企聯建、區域共建,暢通了環境治理通道。五寨縣周家村,立足城郊融合村的實際,依托村周邊康養基地、五寨溝等資源優勢,建設特色休閑娛樂園,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偏關縣高家上石會村,投用300余平方米的多功能“長者餐廳”,解決了本村留守老人吃飯難的問題。河曲縣舊縣村立足礦區村實際,以“創衛”為抓手,實施改造提升工程,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岢嵐縣王家岔村堅持農文旅融合,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靜樂縣程子坪村以綠益佳生態養雞場項目等帶動民富村強。神池縣義井鎮店兒上村為庭院經濟和農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新方式。

通過現代電商與傳統企業資源整合,農特產品才能真正拓寬銷售渠道,有效帶動鄉村經濟“活”起來。

占地1830平方米的河曲縣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整合政府、協會、第三方服務商等多方資源,圍繞河曲西口海紅果產業培育,開展電商培訓服務,已完成電商培訓26期,共計培訓2627人次。與8位入駐網紅簽署孵化服務協議,完成21個“兩品一標”認證。

靜樂縣鄉村e鎮公共服務中心,與全域旅游接待中心、全域旅游康養中心相融合,以“靜樂生活”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打造了線上線下聯合營銷推廣體系,培育萬人以上粉絲網紅主播52名,極大地拓寬了靜樂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和基層農戶增收致富路徑。

偏關紅門口地下長城景區建設運營與水泉村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引入專業化公司實施市場化托管運營,融合綠色農業、綠色文旅,構建起以農為基、以文為媒、以旅為引的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改善民生 補齊短板 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實

抓民生也是抓發展,交好民生答卷,才能繪就高質量發展的“幸福底色”。

保德縣義門鎮榮家溝村采煤沉陷區安置項目,將采煤沉陷區治理與和美鄉村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等深度結合,通過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引導周邊村居民向中心村集聚,通過村集體公共建筑分布式屋頂光伏電站、復墾后高標準農田和成立集體運輸隊,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村民增收。

寧武縣“一老一小”項目高效推進,托育中心為更多家庭提供優質的托幼銜接服務,福樂園養老公寓項目,成為寧武唯一一所公建民營高端養老院,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靜樂縣婦幼保健婦產醫院項目,建成后床位可增至100張,將進一步改善當地婦女兒童的診療條件,為保障母嬰健康、降低孕產婦及嬰兒死亡率、控制和減少嬰兒出生缺陷等創造良好條件。

建設規模為205張床位的保德縣中醫院(遷建)項目,不僅可為新城區居民和易地搬遷戶全覆蓋開展醫療服務,同時可將中醫藥服務覆蓋至周邊四縣,社會效益顯著。

主體結構已完工的偏關縣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建設項目,建筑面積6.5萬余平方米,定位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從根本上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

神池賓館項目,采用兼并式改制重組方式于舊址拆除新建,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集餐飲、住宿、洗浴、休閑、商務等服務為一體。建成后,將對提升縣城整體形象和投資環境、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和縣城服務承載力起到重要作用。

五寨縣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項目年底有望運營。屆時,污水處理能力將翻番,總規模達到每天2.4萬立方米,年產中水350萬噸,既可實現縣城及周邊村鎮污水收集處理,又可緩解農業灌溉、園林綠化、景觀設施等用水壓力。

寧武縣恢河主干河道防洪及供水能力提升項目,完善恢河城區段河道整體防洪體系,減緩河道坡降,消除河道沖刷破壞,新建鋼壩等設施,可增加調蓄庫容,確保城市核心區域河道在枯水期有景觀水面,助力打造山水一體旅游城市。同時,長城板塊旅游公路東寨至石家莊段改建工程項目正在實施,通車后將成為連接蘆芽山及周邊景區與滄榆高速的重要旅游通道。國道241寧武縣城過境公路改線項目正在推進,實施后可以有效解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問題,保證縣城的整體規劃和發展。

實干成就夢想,奮斗鑄就輝煌。于變化中看發展,在實干中向未來。這一切,只為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展成果,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更有保障。(記者 任逢春)

(責任編輯:盧相汀)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