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峁村玻璃棧道
今年以來,忻州市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實施引領富民工程,因地制宜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壯大提質,擦亮“先鋒領航·晉村振興”品牌。
小塔習村露營地
集約經營型
通過集體經營和統一管理,實現土地規模化現代化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寧武縣余莊鄉馬營村萬畝莜麥種植項目
馬營村萬畝莜麥長勢喜人
馬營村聯合周邊6個村,引進縣域龍頭企業——山西天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采取“村集體經濟組織+龍頭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流轉土地1.3萬畝,借助“中國高原莜麥之鄉”國字招牌,打造萬畝莜麥種植基地,從分散式碎片化種植邁向規模化集約型經營。企業負責機械化種植、收割、深加工,村集體提供勞務用工、田間管護服務,形成種籽——作物——糧食——加工——成品——銷售的全產業鏈條。萬畝莜麥種植基地項目帶動6村增收,每年給農戶發放土地流轉、勞務用工費100余萬元,向村集體支付150萬元管理服務費。
原平市西鎮鄉小泉溝村“統種共富”項目
小泉溝村將零散耕地“化零為整”
小泉溝村通過村黨支部領辦,建立“一社N組”運行機制,采取轉包、出租、互換、并地等方式將3個片區2700余畝零散耕地“化零為整”。整合資金購置拖拉機、翻轉犁、旋耕機等農機設備18臺,由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購銷,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發展,為320余戶村民每年節約生產成本41.31萬元,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增收13萬元。
周家村休閑觀光樂園
辛安村村民采摘成熟的山楂
文旅帶動型
充分利用各類投資資金,發展休閑觀光旅游,拓展集體經濟發展空間,開發村域景區、游樂場、農家樂、民宿等,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忻府區三交鎮小塔習村露營地文旅產業項目
小塔習村地處落霧山腳下,牧馬河傍村而過,村莊山水秀麗,環境優美。村黨支部依托特有的生態優勢,主動與落霧山景區管理公司合作,利用上級銜接資金70萬元,建設村集體露營地項目,累計接待游客1.2萬余人次,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約10萬元,受益脫貧人口84戶147人。目前,該村正在擴建露營地,與于家溝村水馬川、寨底村等露營地形成聯動,走出一條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之路。
五寨縣硯城鎮周家村文旅產業項目
周家村黨支部利用自身東臨千年古剎南禪寺、西接南山生態公園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休閑旅游業。統籌整合各類資金700萬元,投資開發該村南荒山,建成占地1.8萬平方米,集兒童娛樂、觀光垂釣、采摘露營、萌寵互動、滑雪滑冰、特色餐飲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觀光樂園。2023年6月開園以來,該樂園累計接待游客1.2萬余人次,提供就業崗位25個,人均年增收1.2萬元,除集體荒地入股每年可保底分紅10萬元外,年底還可通過采摘、民宿、餐飲等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30余萬元。
保德縣義門鎮廟峁村玻璃棧道村域景區新型產業項目
義門鎮緊抓廟峁村作為省鄉村旅游振興示范村創建單位機遇,結合該村成善寺、晉陜大峽谷和五虎山等旅游資源,借力旅游公司運營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玻璃棧道村域景區。利用扶持資金1060萬元,建成全長305米、最高距離地面27米的玻璃棧道長廊,取九曲黃河之意設計9個彎道,重點打造“梯形、心心相印、鉆石、天空之境”四個區段。追加投資600多萬元打造該項目二期工程,建成有特效燈光的玻璃棧道。每年可接待游客20余萬人,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00余萬元。
東建安村荷花美景
東建安村舉辦首屆荷花節
產業發展型
把加快村集體經濟發展與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和塊狀經濟發展相結合,在促進產業發展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五臺縣建安鎮東建安村蓮藕稻禾產業發展項目
東建安村自然環境優美,村內水系發達,蓮藕種植是歷史傳統,但以農戶種植為主,規模小,經濟效益低。為推動蓮藕產業轉型升級,建安鎮通過雙招雙引,吸引外出優秀人才王俊飛回村創業,成立東潭山農業發展公司,以東建安村的蓮藕為產業基點,拓展產業發展路徑。目前已投入600余萬元,流轉土地200余畝,打造蓮藕稻禾新型農業產區,帶動70余名勞動力就業。爭取扶持資金213萬元,打造特色農副產品加工示范基地。該村與擁有3萬高質量客源的山西和平國旅達成初步協議,打造“蓮藕基地——徐帥故居”精品旅游路線,項目建成后,預計每日可接納游客1000人,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5萬元。
定襄縣宏道鎮辛安村山楂果深加工產業發展項目
辛安村堅持黨建引領,依托本村種植120畝高品質山楂優勢,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發展高品質紅果產業,探索“一產賣鮮果、二產賣凍干、三產賣風景”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建設500平方米加工車間,構建集山楂種植、儲存、銷售、深加工于一體的全套產業體系。由該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牽頭成立的襄遇欣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襄遇欣安”品牌,推出綠色凍干冰糖葫蘆,創新開發山楂月餅、凍干草莓等特色產品。引導農戶發展特色采摘園,將山楂采摘和鄉村旅游相結合,發展周末游、鄉村游,助推農戶穩定增收,實現村集體、企業、農戶三方增收。2024年前8個月,村集體收入突破40萬元。
靜樂縣鵝城鎮馬家溝村新能源充電站項目
馬家溝村岑北充電站
馬家溝村堅持黨建引領,利用上級扶持資金,成立岑盛紅色物業服務公司,為滿足縣域新能源車主充電需求,建立1座占地1250平方米的新能源充電站,配備10臺“特來電”直流智能快充、2臺交流慢充、12個新能源車位的充電站。2024年前8個月,該項目為村集體經濟增收8萬元,帶動15名勞動力就業。
本版文字、圖片均由市委組織部提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