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同德科創材料有限公司生物全降解塑料一體化項目。 記者 馮曉磊攝
春風勁吹,凍土裂響。
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商貿物流……開發區是產業集聚的“主陣地”,澎湃動能不斷釋放;
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開發區是新質生產力培育的“主引擎”,創新活力盡情奔涌。
2月6日,全省“重大項目建設年”推進會暨全省開發區2025年第一次“三個一批”活動召開。忻州分會場現場,全市各開發區百舸爭流,共簽約15個項目、開工15個項目、投產18個項目。
競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構筑新優勢。近年來,忻州市各開發區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機遇,鞏固延伸優勢產業,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抓實抓細招商引資、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等工作,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扛大梁、當主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項目為王 匯聚發展蓬勃勢能
一條路縱貫東西,一園區分立南北。
“滹源明珠”的繁峙大地,國道108線穿境而過,以裝備制造園、農業生物園、文創物流園組成的繁峙經濟技術開發區沿線布局,像一艘揚帆的巨輪。冶煉鑄造、機器鑄件、工業氣體等“硬核”設備在裝備制造園“出爐”;生物醫藥、黃酒精釀、農副產品深加工等新興產業在農業生物園“誕生”;金石、刺繡、銀業等藝術產業在文創物流園“綻放”……三個園區彼此獨立,又遙相呼應。
優勢產業突破、新興產業培育、傳統產業提升,以一“區”之力帶動一域之興,這是繁峙經濟技術開發區蓄勢賦能的創新之舉,也是全市開發區以項目為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靜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規劃土豆全產業鏈,新建谷子產業鏈,目前已經和陜西潤禾源實業公司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同時立足藜麥全產業鏈,引進山西贏榜酒業年產4000噸藜麥白酒生產線。
岢嵐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煤焦化電主導產業領域,鑫宇干熄焦項目、胡家灘新型產業園屋頂光伏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航天產業方面,中科星圖、北京航天等相關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重點產業鏈不斷完善,騰升科技年產50萬只傳感器彈性體項目、華啟天成低空經濟智能無人機產研基地項目已建成投產。
忻州經濟開發區聚力打造光伏、煤化工、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光伏產業以一道新能源為“鏈主”企業,已吸引以沐邦高科為代表的單晶硅拉棒、光伏組件、光伏支架、新能源包裝材料等企業落地;煤化工產業中以禹王焦化、金宇科林等企業為代表的項目已經落地投產;新材料產業也在布局發展,新型電力裝備、環保材料等新材料項目正加快推進。
定襄經濟技術開發區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科創投入,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整體提升企業競爭力。依托與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合作共建高新技術創新服務中心,持續推動技術研發與產品升級,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
向強、向優、向新,在開發區,蓄勢崛起的現代產業體系正構筑起忻州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發展為先 招商引資提質增效
開年即開局,開局就招商。
1月16日,忻州經濟開發區就跑出了開年招商“第一棒”,招商小隊圍繞新材料和光伏產業赴上海市開展招商活動。先人一步,搶抓先機,在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忻州經濟開發區再次為2025年埋下了令人期待的伏筆。
招商引資是開發區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是產業強園的“動力引擎”。近年來,全市開發區緊扣國家政策機遇和省、市發展戰略要求,聚焦重點產業鏈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全力以赴招項目、引資金、興產業,迸發出強勁的發展勁頭和活力。
五臺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依托農產品資源、產業基礎、區位交通等發展優勢,在謀劃、落實上持續發力,切實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提質增效。按照“集群化發展、園區化承載、專業化招商”的思路,圍繞特色產業的延鏈、補鏈,鎖定上下游關聯企業精準發力。2024年謀劃項目42個,簽約項目32個,落地15個項目。
五寨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結合全縣農業發展實際需求,深入挖掘合作資源,針對“珠三角”“長三角”以及東北等地區的行業領軍企業、高等院校開展精準對接和宣傳推介,尋求合作契機,為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注入新動能。
偏關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瞄準京津冀、長三角、大亞灣、成渝以及呼包鄂等地區,以會招商、以商招商、以特招商,不斷夯實示范區全方位、多層次的招商引資新格局。通過招商引資,已成功運營關河口驛站、紅門口地下長城景區和乾坤灣康養示范區。
代縣工業園區把招商鏈精準匹配到產業布局的發展方向上來,堅持把項目對接和簽約作為工作的主線,密切跟進在談項目,做實做細項目審核、簽約、洽談等工作,持續掀起招商引資新熱潮。
一方面是招商引資馬不停蹄,一方面是項目落地加速推進。2024年,在全省開發區四次“三個一批”活動中,全市共簽約66個重點項目。
求速、求質、求效,在開發區,招商引資帶來的成果正使一個個重點項目由“規劃圖”向“實景圖”蛻變。
服務為要 營商環境優化升級
“在河曲縣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的項目從啟動開始,所有手續都實現了‘一次辦’,既為我們節約了時間和成本,又提高了效率。”自今年春節后復工以來,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河曲分公司已完成各類液壓支架大修理共計800余架。總工程師范中亮對當地政府的服務效能贊譽有加。
為讓園區企業安心發展,河曲縣產業集聚區發展中心推出了一個項目一個團隊、一個四項清單、一套政策適配的“領辦代辦”服務模式,針對入駐產業聚集區的項目單位具體需求,從開工到投產全鏈條實施點對點服務。今年以來,已累計幫助入駐企業協調解決相關事項20余項。
一方熱土能否“熱”,靠的是紛至沓來的客商;能否一直“熱”,則要靠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忻州市各開發區完善政策支持,強化要素保障,讓政策疊加效應持續釋放,激活了開發區發展的“一池春水”。
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編制《政策匯編》,依托“店小二”服務機制,結合入企服務、懇談會等活動進行宣傳,讓“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效益”;深入推進“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2024年15個全代辦項目實現100%領辦代辦;工業用地全部以“標準地”形式出讓。
寧武縣在深化營商環境3.0版改革,梳理優化5項“一件事一次辦”,推動“多窗申請”向“一窗受理”轉變的同時,深化產業集聚區“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讓59家入駐園區的企業享受到更加精準、簡便、貼心的服務。
神池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組建代辦服務隊,通過提前謀劃、制作清單、全面對接、實時跟進、全程跟蹤等方式,讓企業充分享受備案類企業投資項目“標準地+承諾制+全代辦”審批制度改革的紅利,真正實現了服務“零距離”、企業“零跑腿”。
政策、服務、配套,在開發區,一系列“真招實策”讓營商環境提檔升級,讓企業客商近悅遠來。
千帆競,滿目新。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再次為發展指明方向。作為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主戰場,各開發區將在項目引建上持續發力,在創新驅動上深耕細作,在優化服務上主動作為,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為中國式現代化忻州新篇章交出優異答卷!(記者 郝永峰)
(責任編輯:盧相汀)